转移性食管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转移性食管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ID:46569445

大小:7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5

转移性食管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_第1页
转移性食管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_第2页
转移性食管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_第3页
转移性食管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_第4页
转移性食管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转移性食管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转移性食管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摘要:转移性食管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顺钳、5-氟尿卩密喘为主的联合化疗仍是其常规治疗手段,但由于大部分患者体力状况差,无法耐受高强度的放化疗,寻找新的治疗方法称为当前食管癌治疗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分子靶向治疗针对性强,副作用小,当前正在研发的靶向药物主要有EGFR抑制剂、VEGF抑制剂、mTOR抑制剂和C-MET抑制剂等。关键词:食管癌;转移;靶向治疗食管癌是恶性程度非常高的恶性肿瘤2—,全球每年新发食管癌病例近500万例,导致400多万人死亡。食管癌有两种病理学分型,一种为食管腺癌,多见于西方国家,与Barret食管疾病有

2、关,另一种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多见于东亚国家,与慢性食管炎症、吸烟、饮酒等冇密切关系。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早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对于晚期转移性食管癌患者来说,中位生存时间只有8〜10月,目前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分子靶向治疗只针对肿瘤细胞,目前已经成为新的恶性肿瘤治疗趋势,现就转移性食管癌上分子靶向治疗的情况进行综述,汇报如下。1当前转移性食管癌的标准治疗山于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肿瘤细胞恶性程度高,大约50%的食管癌患者在就诊时已经有转移倾向。转移性食管癌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主要的

3、治疗方法为系统性全身治疗、内镜下支架植入、姑息放疗及最佳支持治疗。系统性全身治疗首选以顺钳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早期一项随机研究[1]显示单药使用博来霉素治疗转移性食管癌有着15%的临床有效率,但对比最佳支持治疗并未体现其有延长生存时间的作用;此后多项临床研究显示转移性食管癌上化疗的有效率大约为6〜21%[2,3],多西紫杉醇作为单药使用有效率在食管腺癌上有34%,在食管鳞癌有28%,是当前最有希望的化疗药物之一[4]。PF(顺钳联合5-氟尿卩密噪)方案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化疗方案[5],三药联合方案主要冇DCF(多西紫杉醇、顺钳联合5-氟尿卩密噪)[6]和MCF(

4、甲氨蝶吟、顺钳联合5-氟尿U密噪)[7]。姑息性放疗能够明显减轻梗阻症状,解决患者进食的问题。应用原发病灶照射40Gy联合PF方案化疗來治疗转移性食管癌患者,75%患者梗阻症状改善,1年生存率达45%[8]o但整体来说,姑息性放化疗对转移性食管癌治疗效果较差,而且大部分转移性食管癌患者体力情况差,无法耐受高强度的放化疗。2分子靶向治疗在转移性食管上的应用2.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T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T(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位于第7号染色体pl3〜q22区域,是原癌基因c-erbBl的产物,EGFR属于酪氨酸激

5、酶型受体,位于细胞膜上,其信号通路主耍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和磷酸激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通过激活MAPK和卩13「來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目前EGFR抑制剂可以分为两类药物:单克隆抗体,例如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和马妥珠单抗;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例如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西妥昔单抗是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作用于EGFR胞外区,竞争性抑制配体与EGFR的结合,阻断与受体相关的酶的磷酸化,使受体失去活性,阻断EGFR介导的细

6、胞信号转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9]。一项多中心、III期临床随机试验入组904例食管癌患者[10],1:1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卡培他滨和顺钳化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西妥昔单抗,对照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6月,而试验组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4.4月,西妥昔单抗的使用并未增加患者生存时间。其他非随机临床试验[11,13]显示西妥昔单抗联合F0LF0X4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食管癌总体有效率为40〜69%,总生存时间为9.5~17月。帕尼单抗是第一个完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是IgG2单克隆抗体,与EGFR具有高亲和性。REAL3是目前

7、唯一一项关于帕尼单抗应用于食管癌的多屮心、III期临床随机试验,试验评价了E0X化疗方案(表柔比星、奥沙利釦和卡培他滨)联合或不联合帕尼单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对照组共入组275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3月(95%CI:9.6-13.0月),而试验组共入组278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8月(95%CI:7.7-9.8月),结果表明帕尼单抗的联合使用未增加转移性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日前关于帕尼单抗的报道依然-1•分有限,未来期待其与其他治疗方案联合的相关报道。厄洛替尼是一种小分子化合物,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的方式抑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8、的信号传导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早期有临床研究显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