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ID:46576934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5

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_第1页
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_第2页
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姓名学号一、基础知识(一)改正下面词语中用得不对的字。斩露头角()劳而无攻()辩伪去妄()根深帝固()望文生意()癸情度理()(二)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要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B.他宁可少睡觉,也要把当天的事情做完。C.每个有理想的青少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D.原来一条围巾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缩小了两倍。(三)下列文学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现存七篇。孟子,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并称。B.《我

2、的叔叔于勒》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选自《羊脂球》。C.《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王安石。D.《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作者是龚自珍,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四)默写(1)_,肠断白蘋州。(温庭筠《梦江南》)(2)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已亥杂诗》)(3)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请君暂上凌烟阁,_。(李贺《南园》)(5)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7)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二、现代文阅读(-)①怀疑不

3、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③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④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完善起来。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⑦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⑧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⑨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

4、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⑩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展,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11)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1.语段的论点是:”2.第②③④⑤四句跟第①句的关系是_____,这四句话又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个小层次。3.第六七八和第一句的关系是_____,这三句话又可分为提出小论点和________论证两个小层次。4.第⑨句中冒号的作用是_______。5

5、第⑨句是从______论述的,第11句是从_____论述的。第11句中“学术”和“文化”两个词的位置不能互换的理由是_____。6.语段一共运用的论证方法有:()A道理论证B.举例论证C.对比论证D.ABC都对二、现代文阅读(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三国时蜀国先主刘备临终前劝勉儿子阿斗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说明了一些做人的道理,直到今天,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勿以善小而不为”,明确告诫人们要注意细节,不要因为细小的好事而不去做。生活现实也告诉我们:只有经常注意做点滴好事,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荀况的“积善成德”,同样阐明了这个道理。毛泽东说:

6、“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热心做好事,是品质高尚的一种表现。A、[涓涓细流小巧汇成浩瀚的大江。纤细的羽毛积聚起来能沉舟楫。]事虽小,但加起来就是大事。雷锋,在他的一生中,并没有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自始至终做了许多平凡的小事。正是从这许多的平凡小事中,人们发现了一个高尚、纯洁的灵魂。他的一生闪耀着时代的光芒。他像一个闪光的路标,指引着人们去做好事,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的道德与文明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周恩来同志更是这方面的楷模。他虽居总理的高位,但始终是人民的公仆。他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

7、后已。B、[他光明磊落的一生,成为中国人民永远效法的光辉榜样。]另外,大凡不愿做小事的人,终究办不成大事,这也是一条规律。由于“善小而不为”就难以养成一个人的良好道德观念;想做大事,也就缺乏必要的思想基础。如果不认识这点,整天想入非非,那么只有给人增添一点笑料罢了。那些“善小而不为”者却常常“_”,那就是一个人要犯错误的危险信号。有些青少年犯错误,往往都是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开始的,“恶小而为之”,逐渐发展到不可收拾、难以自拔的地步。这种事例,还见得少吗?可见,“勿以善小而不为”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如果用它作为镜子来(1)自己,(2)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