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单元特训: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含答案)

2018届中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单元特训: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含答案)

ID:46582087

大小:807.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5

 2018届中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单元特训: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含答案)_第1页
 2018届中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单元特训: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含答案)_第2页
 2018届中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单元特训: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含答案)_第3页
 2018届中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单元特训: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含答案)_第4页
 2018届中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单元特训: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 2018届中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单元特训: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17四川内江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树根“变”根雕C.冰雪融化D.米饭“变馊”答案:D2.(2017西宁中考)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羊毛织成藏毯B.昆仑玉雕刻成印章C.青稞酿成酒D.牛角做成梳子答案:C3.(2017呼和浩特中考)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食物腐败C.汽油挥发D.石油分馏答案:B4.(2017重庆中考A卷)在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仪器不会使用到的是(  )答案:A5

2、.(2017四川达州中考)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D6.(2017天津中考)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答案:C7.(2017四川绵阳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A8.(2017南京中考)使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漏斗B.量筒C.试管D.烧杯答案:C9.(2017成都中考)实验室使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可供选择的实验仪器和用品如下。(1)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制取氧气时,用a仪器加入过氧

3、化氢溶液的优点是    (填序号)。 A.便于控制反应快慢B.定量添加药品更方便C.生成氧气质量更大(3)回收二氧化锰,需要进行过滤操作,除上图仪器以外,过滤还需要的仪器名称是        。 (4)过滤时,    (填序号)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过滤结束后,小心取下滤纸,将纸上的固体      (操作名称),转移装瓶,贴上标签。生活中可以替代滤纸的物品是    (填一种)。 (5)回收的二氧化锰,还可以在上述反应中反复使用。其原因是  。 答案:(1)2H2O22H2O+O2↑ (2)AB (3)铁架台 (4

4、)f 洗涤干燥 纱布 (5)MnO2为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模拟预测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来源:学+科+网Z+X+X+K]B.海水制“碱”C.海水制镁D.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镁等可溶性杂质解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氯化钠从海水中结晶析出,属于物理变化;B.海水制“碱”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钠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海水制镁过程中有新物质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除去海水中的氯化镁等可溶性杂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选A。答案:A2

5、.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列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棉花纺线织布B.粮食酿酒C.活性炭除臭D.液氧汽化[来源:Z。xx。k.Com]解析:棉花纺线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酒是粮食经过发酵产生新物质酒精,故属于化学变化;活性炭除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除去臭味,此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液氧汽化是液态氧气变成气体,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答案:B3.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选项性质用途A常温下碳的

6、化学性质不活泼用墨绘制字画B醋酸显酸性用醋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CNaOH能与油脂反应用NaOH除去油污DCH4常温下是气体用CH4作燃料解析:A.用墨绘制字画,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正确;B.醋酸显酸性,可以和水垢中的CaCO3、Mg(OH)2发生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而使之除去,故正确;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以与油脂发生反应而除去油污,故正确;D.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与CH4常温下是气体无关,故错误。答案:D4.如图所示,龙龙同学采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将双手移开一会

7、儿后,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选项ABCD现象放大图解析:由图示可知,由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装置内有气泡冒出,因此将双手移开一会儿后,装置内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压强,故烧杯内导管处的液面上升且高于烧杯内的液面。答案:C5.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合理的是(  )解析:A.量取9.5mL液体应选用量程与之相近的10mL的量筒,故实验操作错误;B.测定溶液的pH时,应在玻璃片上放一条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得出溶液的

8、pH,故实验操作正确;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地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实验操作错误;D.应该用火柴或者燃着的木条去引燃酒精灯,故实验操作错误。故选B。答案:B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通常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