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

ID:46583022

大小:61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5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_第1页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_第2页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_第3页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_第4页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曾芬钰(厦门大学经济系,福建厦门3610Q5)摘要:我国城市化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化长期笼罩在工业发展战略偏差的阴影中,以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表明:走出工业发展战略偏差阴影及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城市化推进,有利于带动和促进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提升。关键词: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中图分类号:脚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02)09—31—05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始终是一个中心话题,而

2、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城市化也总是一个论述的中心。事实上,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的发展并不是两条毫无关系的平行轨迹: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第二产业的提升以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以城市化为依托,并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城市化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又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的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化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它涉及人口、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在目前对城市化定义具有代表性的解释中,普遍认为:反映“城市化”的主体主要是两方面:人

3、口和产业。虽然对城市化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领域进行,但经济学的城市化研究则是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出发,强调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过程和机制,特别是从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等方面来分析城市化的进程。经济学所论述的城市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它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它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而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体现为城市化的变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靠第二、三产业比重的上升,二者几乎同步进行,即工业、服务业就业比重每上升l%,城市化水平也提高1%。表l美国城市化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单位:%内

4、容1870年1910年1970年城市化水平25.753.478.6第一产业比重51.531.43.2第二产业比重24.731.434.4第三产业比重23.835.262.4资源来源:邬沧萍主编:《世界人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表1反映的是美国的城市化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在187卜1970的100年间,美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收稿日期:2002一Cr7一05作者简介:曾芬钰(1966一),女,湖南湘潭人。厦门大学经济系博士生。一31—万方数据《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的增长,其贡献份额约为80%,其次得益于第二产业的增长,贡献份额约为20%。所以,仅就

5、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而言,可以认为:.城市化首先是一种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其次,城市化的确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就业人口逐步转向非农业就业人口为主的转移和集中过程,其转移速度越快,转移比例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第三,城市化是由落后的农业文明转变为以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为标志的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第四,城市化是对居民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质全面改善和提高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则是通过第三产业在全社会各领域内的全面渗透。在经济发

6、展的研究中,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以“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最为有名。该定理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一产业或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分布将减少,在第二、第三产业的分布将增加。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重心沿着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的顺序逐步转移。库兹涅’茨在“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所提供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次产业(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该产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

7、降之中;第二次产业(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大体看来是上升的,而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次产业(服务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总趋势是上升的,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虽然配第一克拉克定理与库兹涅茨阐明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但在其背后应该还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即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必须伴有相应的城市化进展。因为,任何产业都要有自己的空间载体——产业的空间实现方式。没有产业空间载体的变换,就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全面高度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