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食货志》

《汉书·食货志》

ID:46629951

大小:17.2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汉书·食货志》_第1页
《汉书·食货志》_第2页
《汉书·食货志》_第3页
《汉书·食货志》_第4页
《汉书·食货志》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书·食货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汉书·食货志》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贾谊说上曰: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赋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2、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赢老易子而齩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基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于是上感谊言,始开籍田,躬耕以劝百姓。译文:汉文帝即位后,亲自奉行节俭的政策

3、,想以此安定百姓。此时,百姓风气与战国时接近,都是不爱务农爱经商。于是贾谊上书皇帝,说:《管子》说:“不为吃饭担忧的人家才知道礼节。”自古以来,人民要是吃不饱的话,就不可能被治理好。古人说:“一个男人不耕种,家里就要受饿,一个女子不纺织,家里就要受寒。”衣食的生产是受时节限制的,如果人力物力的使用不安排好,就都要白费了。古代治天下的人极其仔细,因此储备充足。当今不务农而去经商,吃饭的人多,(种地的人少,)这是对天下大大的伤害;荒废放荡的风俗与日俱增,这是天下大大的负担铺张。对公家的损害,却没办法制止;命运将要颠覆,却没办法救济。生产的很少消耗的很

4、大,天下的财产如何能不减少!汉朝建立已经四十多年了,无论公家还是私人的积蓄都很惨淡。一旦该下雨的时候不下雨,人民的处境就会危急;要是年景不好没有收获,人民就只能出卖自己的爵位(译者按:秦汉吏民有爵,是这一时代一大特色,研究者很多)、孩子(换食物)。天下如此危机,皇上听到这种消息您能不感到震惊么!荒年丰年,这都是天命的运行,即便禹、汤之时也是如此。如果不幸有二三千里的地域都有旱灾,国家拿什么来抚恤?边境突然告急,需要数十百万的将士,国家拿什么来养活?要是用兵和大旱赶到了一起,天下无能为力,有胆子有力量的人聚众横行,没能力的老弱交换着吃自己的孩子。各

5、地的行政治理情况未必都能及时报到中央,等到远方消息不通的地方已经举事起义了,这才惊骇着想起镇压,那还哪能来得及呢?积蓄储备,是天下的大事。只要粮食多多,财政富裕,什么事做不成?进攻必取,防守必稳固,打仗没有不胜利的。怀柔敌人归附远人,怎能招不来?现在督促人民都去务农,安分于国家的根本事业,让天下人都自食其力,那些靠那些奇技淫巧游食的人都回到土地上,那么积蓄储备就丰足了,人民也就对自己的生活满意了。咱们本可以让天下富足安定,而现在却弄得如此紧张危急,我真为陛下感到惋惜啊!汉文帝看后被贾谊的上疏感动,开始实行藉田礼,亲自带头鼓励百姓耕田。 按:贾谊在

6、这份上疏中,说的是一个粮食的战略储备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大家都去老老实实种田,不要靠一些雕虫小技四处混。其实文帝本就很重视粮食问题,即位之初就向右丞相周勃、左丞相陈平询问一年的粮食收入,身为大臣之首、亲手参与选定文帝即位的周勃因回答不上来,弄得害怕请求病退。其实陈平也并不知道一年粮食收入多少,只是回答的巧妙,成为名言。周、陈是打天下的功臣,心思都在打仗和计谋上,哪里知道这些治国上的事情。另外,韩信刚投刘邦时,被任命为治粟都尉,委屈得韩信差点撂了挑子。可见一般开国元勋们是不屑于搞经济的(即使是萧何老先生也就是个战时的搜粮、运粮队长)。这就是

7、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区别啊,一笑。贾谊的这份上疏正好和文帝一拍即合,点到了老人们死穴,难怪文帝看贾谊怎么都好,而周勃等人看贾谊怎么都不顺眼呢!重本抑末在战国以来是一个老话题,我是一个经济学的外行,不知道应该如何准确评价这一问题。不过粮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关系到国计民生,要从长远从大局出发来考虑,尤其要考虑当时粮食的生产力很低,需要很高的人力投入;粮食生产对旱涝蝗虫等灾害的抵御能力非常低。而商人投资考虑的往往是短期的投资回报和个人利益,《史记·平准书》说当时“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可见虽然商人未必

8、故意与朝廷作对,但实际已经造成了哄抬物价的效果。投机商与集权政府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新政权刚建立的时候。回想新中国成立之初,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