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

ID:46651885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_第1页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_第2页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_第3页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大一统”货币政策负面效应与矫正之策一、宏观视角下:“大一统”货币政策调控形势下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一直采取全国“一盘棋”的做法,实施无差别管理。这样做,国家可以从总量上对社会总供求进行调控并促成二者的基本平衡,保障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一刀切”式的货币政策操作较少考虑到区域间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的深度和广度不同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发展条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一。货币政策在欠发达地区和较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效应羌别较为

2、明显,并由此产生了一定的负而影响。(-)货币政策操作实施无差别管理不利于全社会和谐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体系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区域在经济波动周期上存在差异,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也相应冇一定的反差。新一轮宏观调控后,中央银行收缩性的货币政策取向对防止苏南等发达地区经济过热有显著的效杲,但对于欠发达的地区而言,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显得“刹车”过早。2004年1季度泰州经济欠发达的兴化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12%,比全省、苏南水平分别低53.58和73.48个百分点,2004年以来,随着国家连续推出的一系列宏观调控举措,正处于

3、健康发展周期的泰州市房地产市场“过早”降温,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出现了建市以來的首次下降,乃至出现了近几年少冇的排队购房的现象。信贷投入与现行生产投资热土地区错位,沿江开发的主体地位和区位条件没有得到充分显现和发挥。(二)货币政策操作实施无差别管理不利于居民和金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一般犬于45%,比经济发达地区高出10〜15个百分点。经济发达地区已进入富裕社会,而欠发达地区才初步进入小康阶段,相当多的人口还只是解决温饱问题。因此,在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承接国家货币政策的条件和能力都非常

4、有限,所需资金主要靠自筹资金和民间借贷解决,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居民和企业负担。调控作用显现后,即使在融资成木上升的情况下更多的微小企业主要偏好于民间融资,且主要融资行为不受国家宏观调控的“深度”影响。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贷款难这一难题,而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组织规模过小,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欠佳,资信等级偏低,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又不完善,屮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贷款需求的满足程度较低成为货币政策难以覆盖的盲区。2004年宏观调控后,泰州辖内“马太效应”更趋明显。屮小金业和经济相对薄弱地区的融资难度上升。(三)货币政

5、策操作实施无差别管理不利于货币政策信号的冇效传导木轮宏观调控中,尽管中央反复强调“有保有压”,但由于一部分商业银行信贷调控机制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在贯彻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时,往往更多地采用贷款余额控制等硬性调控手段,特别是银行监管机构对2004年3刀末所有固定资产贷款进行全面清理后,难以避免地出现了信贷投放“一刀切”现象。部分商业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未能从根木上走出“一放活,一控就死”的境地,信贷投放一度呈大幅回落态势,在某一吋点上还出现了“只收不放”的现象,全年新增存贷比较大程度上存在不平衡性。2004年一季度贷款净增39.15亿元

6、,同比增长36.41%,4月至11月份,宏观调控效果作用显现,贷款增速持续加速下降,并于10月份达到谷底,当月净下降4.21亿元;12月份受部分新的储备项目启动和年末信贷计划控制放松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恢复性大幅反弹,净增7.75亿元,同比多增14.52亿元。贷款增长与企业生产经营周期、经济发展对信贷供给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匹配等方面均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全年新增贷款高度集屮在年初和年末,一季度和12月份新增贷款占全年新增贷款的比例高达74%,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年末,中K期贷款新增占比同比提高了4.93个百分点,而短期贷款占比

7、却下降了10.13个百分点。各地金融机构经营状况、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对货币政策通过金融机构传导的冇效性影响较大。从地区结构看,新增贷款进一步向发达地区集中。2005年全年市区新增贷款额占全部新增贷款的50%,占比较上年上升10个百分点。经济相对薄弱的兴化市和姜堰市新增贷款份额仅为11%和9%,分别比上年下降5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本轮宏观调控中,在兴化市这一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不良贷款率较高,“双降”的压力很大,并使信贷投放能力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将贷款权限上收

8、到分行,县支行基本上无权贷款;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比较低,较多的存款难以转化为贷款,货币政策通过银行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意图难以实现;证券、保险机构规模小,数量少,市场资金交易总量不大,金融市场整体来讲很不发达,货币政策信号通过金融市场传导吋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