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探究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探究

ID:46660080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探究_第1页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探究_第2页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探究_第3页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探究_第4页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探究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探究摘要:哲学作为人类理性认识的最高形式,要对作为人类感性认识最高形式的艺术产生影响,必然经过美学这一中介。黑格尔将美学称之为“艺术哲学”,明确指出美学在艺术与哲学之间的桥梁作用。当然,美学的范围和对象绝不仅仅限于艺术,美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艺术美,又包括自然美和其他一切现实美,以及审美主客体关系和审美意识等更具普遍性的一般规律。尽管美学的范围和对象非常广泛,它包括客观世界的美和人对客观世界的美反映的全部领域,但作为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艺术毕竟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哲学对艺术的影响,往往耍经过美学这一中介来进行。关键词:哲学;艺术;

2、影响作者简介:赵亮(1990.3-),女,河南潔河人,本科,现工作丁潔河市广播电视局。[中图分类号]:B01[文献标识码h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0—02中国传统哲学中以儒释道三家思想影响最其,这对中国古典艺术的影响也是至深至远的。以唐诗为例,虽然同为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王维三人的风格完全迥异,李白飘逸洒脱、杜甫沉郁顿挫、王维意境幽深,这跟三人的哲学观有着很大的关系。先说杜甫。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思想,因此其作品有着强烈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色彩。这跟杜甫的生活背景有关,由于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坎坷的人生道

3、路,卷入过纷繁的战乱漩涡,又长期流落下层,因而能够深深扎根于现实的土壤,贴近人民,为人民大声呼吁,他也因此才有着如此崇高而强烈的以天下为己任,宁苦身以利人的忧国忧民思想。这种儒家思想在他的作品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志存高远,热爱生活杜甫志存高远,既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也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慨叹。他对于生活、对于人民,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充满了真情。“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紫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的五律精工凝练,气势恢宏,这首《望岳》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

4、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Z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再如《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郦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四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黄鹏翠柳、白鹭青天,色彩丰富,对比鲜明。西岭之雪和东吴Z船这两个意象被纳入“窗含”和“门泊”的画框Z中,时空意境更是拓展到千秋万里之外。凝练的语句表现出的是对美好纶活的热爱和神往。二、反对战乱、批评腐败杜甫忧国忧民的儒家思想,在他当吋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体现为一种强烈的社会批判思想。朝廷的腐败与民众的困苦之鲜明对比使得杜甫在批判揭露丑恶

5、的同时,也不断表达着评定动乱、中兴国家的愿望。《悲陈陶》中说“孟冬十郡良家了,血作陈陶泽中水”,《悲情版》中说“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是骨”,一种深沉的情感里充满了对战争屠戮、尸横遍野的惨象Z慨叹。《兵车行》屮的“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些都无不表达了对祸乱的抨击,而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漫卷诗书喜欲狂”更是直白地描绘了一颗赤子Z心在听到收复失地后的那种狂喜状态。也正是因为杜甫诗作所具有的的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吋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

6、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史诗”。三、体察下层、忧国忧民杜甫兼具博大的同情怜悯之心对于民众生活疾苦不仅能够观察入微,甚至因为自己的生活状况落魄而更有感受,这种深刻的感受是他忧国忧民的重要原因。《乂呈吴郎》便是这种同情普通百姓的作品:“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事多,便插疏离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本诗由自己生活中具体的一个贫穷邻居转而想到了天下贫苦百姓,由小及大,由此及彼,可窥出杜甫的仁人之心。然而,杜甫并不只停留在普通的同情阶段,他甚至幻想着为解救白姓的苦难廿愿做出自我牺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便是这种至高理想境界的代表Z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吋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此番博大胸怀,的确感人至深。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位心系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口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Z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处世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