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陆逊形象论【开题报告】

《三国演义》陆逊形象论【开题报告】

ID:466619

大小:2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08-06

《三国演义》陆逊形象论【开题报告】_第1页
《三国演义》陆逊形象论【开题报告】_第2页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陆逊形象论【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三国演义》陆逊形象论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大众对于陆逊的了解与研究主要来源于《三国志·陆逊传》与《三国演义》,其主孙权赞他“怀文武之才”、“有超世之功”,朱子彦在《论陆逊》一文中道“陆逊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逊见兵势”由此可以看出,其眼中的陆逊对于吴的作用不亚于诸葛亮对于蜀的作用。金庸评价陆逊是“陆逊文武全才、政治上能忍辱负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流人物”。目前国外对

2、于《三国演义》中陆逊这一人物形象的研究较少,在此不作介绍。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首先自身对于《三国演义》的兴趣,并且比较关注陆逊这一人物,再者在“三国”中,陆逊的军事才华和治国能力都是顶尖的,在我看来在三国时期能与之媲美的也只有诸葛亮和郭嘉了,但是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近乎被神化形象太过耀眼,反而让我望之却步,而郭嘉是英年早逝,其对三国整体局势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我选择了陆逊作为研究对象。2、整部《三国演义》,由于全书的核心围绕在蜀,诸葛亮那被神化的文才武略,关羽是同样被神化的道德忠义化身,似乎

3、桃园三结义,五虎将才是人们讨论《三国演义》的重点;就算在东吴,陆逊的功绩和才华被太多的掩盖,《三国演义》的最重要一战赤壁之战功劳在周瑜,甚至还被在战前无甚作为的诸葛亮一个“借东风”抢去了太多功劳;夺荆州,擒关羽本是出自陆逊的计谋,但是一个白衣渡江,将功劳缺都归到了当时的东吴大都督吕蒙名下;直到一把“火烧连营”才让陆逊这位才华横溢的将领被人们所惊叹,可以说陆逊是左右三国中期发展的关键人物,也正是他的火烧连营让当时国势如日中天的蜀汉走向衰弱,而其在刘备兵败后的及时撤军更是用他那杰出的洞察力使东吴免去

4、了一场覆国之灾。分析=陆逊对于战场的把握能力,他对于战局的认知能力,以及他获得这些战场功绩的原因。3、《三国演义》中陆逊出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名儒将,但是他的儒将才华不仅在于常胜的战场,同样的,在治国之道上,他任海昌屯田都尉时,政绩明显,深受百姓拥戴。他从当地土地贫瘠且连年干旱的实际出发,一方面开仓赈济贫民,一方面“劝课农桑,鼓励生产”,“百姓蒙赖”,称他为“神君”。4、结合了众人对陆逊的评价与看法,总结出陆逊在小说乃至历史中对于孙吴乃至整个三国格局的影响,使陆逊这一历史人物在小说中的形象更清晰

5、。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陆逊的生平事迹;2、陆逊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成就;3、陆逊与《三国演义》中其他文臣武将的对比。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陆逊成为三国时期少有的常胜将军的原因;2、陆逊所展现的文才武略对于孙吴集团的作用以及对于整个三国格局的影响。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研究步骤:1、精读《三国演义》;2、搜集各名家对于陆逊的评价资料;3、通过对陆逊生平事迹的探究分析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才华,从而还原出一个更鲜明的人物形象。四、参考文献1、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华

6、书局.2004.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13、朱子彦.论陆逊.史学月刊.20074、汪耀明.读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名作欣赏.20045、尚新丽.三国智谋散论.天中学刊.20026、曾仕强.三国的奥秘.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7、沉伯俊.三国演义大辞典.中华书局.20078、王永平.陆逊与孙权关系及其政治悲剧之原因考论.扬州大学学报.20059、王忠.夷陵之战中的侦察情报活动.广角视野.200310、夏旻.论《三国演义》中夷陵之战的战略防御问题.明清小说研究.200811、杨少强.养敌

7、自重更胜赶尽杀绝.职场.200512、赵永源.《三国演义》陆逊形象论略.吴中学刊.199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