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巷掘进探放水措施

回风巷掘进探放水措施

ID:46665968

大小:7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6

回风巷掘进探放水措施_第1页
回风巷掘进探放水措施_第2页
回风巷掘进探放水措施_第3页
回风巷掘进探放水措施_第4页
回风巷掘进探放水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风巷掘进探放水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桐梓县XX煤矿10101采煤工作面防治水措施2011年9月2日第一章矿井概况桐梓县XX煤矿为整合矿井,整合后的XX煤矿,设计生产规模为15万吨/年,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Cl、C5、C6煤层。矿区范围市6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0.9252km2,采矿标高为+1400〜+1000m。10101采煤工作面为本矿首采工作面,位于C1煤层内风氧化带附近。可能受沿煤层露头开采的前期小煤窑的影响,采煤过程中必须加强水害防治工作。第二章矿井地层地质概况(-)地层矿区及周边出露地层由老到新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长兴组(

2、P3C)和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现分述如下:1.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该组出露于矿区南西侧,出露不全。为灰色、浅灰色中厚〜厚层状细晶右灰岩,夹少许燧石结核。产筵、珊瑚等动物化石。厚度大于100m。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为海陆交替相沉积,灰、深灰、黄灰色泥岩、钙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夹数层灰岩、泥灰岩、燧石灰岩及煤层,底部为含硫铁矿泥岩。含煤5~8层,煤厚0.1~1.80m不等,含可采煤层三层(C1、C5、C6)o产腕足、植物化石。厚85〜95m。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1.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长

3、兴组以滨海相沉积为主,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含少量燧石结核,层间夹有机质条带或薄层炭质泥岩,下部为泥质灰岩。产腕足类化石。厚65〜8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2.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该组出露于矿区北东侧,按其岩性分为三段,从老到新依次为:%1沙堡湾段(Ti『):黄绿、浅绿色薄层状钙质泥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厚7~ll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1玉龙山段(T】y2):上部为灰色中〜厚层状微〜细晶灰岩,偶见锯齿状缝合线构造。顶部为一层厚约1〜2m的鲫粒灰岩;中部为浅灰、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局部含泥质条带;下部为灰色薄至中

4、厚层状灰岩、泥质灰岩。该段厚约130〜165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1九级滩段(Tib):紫红、暗紫色夹黄绿色粉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钙质粉砂岩,夹中厚层状泥灰岩、灰岩。矿区出露不全,厚度大于30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3.第四系(Q)为坡积、残积的碎石、砂土、亚粘土,分布在地势低洼地带,斜坡中下部及沟谷中。厚0~6m。(―)构造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北东部,川黔褶皱带茅石向斜西翼。茅石向斜为一西缓东陡不对称向斜,轴向350°左右,轴部为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T】m)地层,两翼出露分别为三叠系

5、卞统夜郎组(「y),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燔组(P3I),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2H1)地层。矿区内地层呈单斜产出,地层倾向72〜78°,倾角34〜38。,煤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地层沿倾向有一定的波状起伏;断裂不发育,仅在龙潭组含煤岩系中见小型断裂,断距小(1〜2m),对煤层连续性破坏不大;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概况XX煤矿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区域地貌属中低山侵蚀一剥蚀岩溶地貌,冲沟和陡坡峻岭,洼地、峰从、溶斗、溶洞、暗流等地貌较发育。岩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碳酸盐岩分布区多

6、属裸露及半裸露的基岩山区,大气降水容易通过地表大量渗入岩溶裂隙、管道、暗河之中。岩层中赋存着丰富的岩溶水,富水性强,这些岩溶水长途径流,最后以岩溶大泉、岩溶泉群或暗河等形式集屮排泄于当地河谷中。碎屑岩靠近地表时风化作用较强烈,风化裂隙较发育,含风化裂隙水,深部发育构造裂隙水为主,富水性总体较弱,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受地势影响,一般为近源补给、就近排泄。地表水以大气降水为补给来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现状1、煤层赋存及最低侵蚀基准面Cl煤层,分布标高一般为+1350〜+1000m;C5煤层,分布标高一般为+1350〜+1000

7、m;首采工作面上下标高分别为+1256〜+1193m。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1230m,矿井最低排泄面标高1238.86mo10101首采工作面大部煤层位于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所以10101采煤工作而的防治水工作非常重耍。2、地表水:矿区属乌江水系中游2〜3级支流补给源地,无大河流及水库。区内以荒山为主,地表水较发育,表现为泉点、溪沟。矿区中部有一条溪沟(黄家沟),由西向东经原平沟煤矿、三股煤矿、下岩湾煤矿井口附近横切矿区,在矿区东侧1・5km处汇入洞沟河转向北径流。矿区内流量一般约5~9最人16〜20zz?7h

8、,。矿区西侧属补给区,有3〜4个泉点,调查期间(10月)各点流量约l〃s以上;冬、旱季时水流不断,流量降至0.57/s左右。3、地层含、隔水性含隔水性等特征划分含水层和隔水层。分述如下: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ttl)灰岩含水层:主耍出露在矿区外的西部,岩溶裂隙发育,含水丰富,为区内强含水层。是矿区内根据区内出露地层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