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干燥性鼻炎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如何治疗干燥性鼻炎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ID:46669413

大小:7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6

如何治疗干燥性鼻炎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1页
如何治疗干燥性鼻炎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2页
如何治疗干燥性鼻炎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3页
如何治疗干燥性鼻炎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4页
如何治疗干燥性鼻炎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治疗干燥性鼻炎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治疗干燥性鼻炎发表者:李凡成97541人已访问干燥性壘炎属于中医临床优势病种疾病,以中医药疗效为佳。提示:干燥性鼻炎的病情大多比较轻,也有较重者(指局部症状)。因此,局部用油剂很重要;必要时可以配合内服中药,也可适当服些维生素类药物;平时注意保持周围环境空气清洁与湿润。(李凡成)一、何谓干燥性性鼻炎干燥性鼻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鼻炎,也认为屈丁萎缩性鼻炎的早期,临床上以鼻腔干燥少津,伴冇鼻内灼热、刺痒感,下鼻卬前端少许干痂黏附,或冇鼻屮隔黏膜糜烂,易致鼻出血等为特点。二、干燥性叠是如何发生的,产生哪些病理变化1、环境因素:气候过冷、过热,工作或生活环境空

2、气干燥、多粉尘,容易发病;2、饮食主活习惯:长期饮酒、吸烟,嗜食辛辣、厚味,容易引起本病。3、体质因素、慢性疾病:营养缺乏、氏期便秘、慢性子宫疾患、慢性贫血,以及其他全身性慢性疾病,容易诱发木病。4、病理变化:主要是鼻粘膜干燥变薄,部分上皮细胞纤毛消失,分泌腺退化萎缩而致分泌功能减退,则容易引起连干燥与干燥感,严重时引起粘膜浅层溃疡,则容易致毛细血管破裂而发生鼻岀血。三、如何诊断干燥性悬炎1、病史:病程或长或短,每因前述病因的诱发而出现或症状加重。2、症状:(1)鼻腔干燥:自觉鼻腔内干燥、少涕,也很少損岀鼻涕。(2)鼻腔异物感:鼻内多冇灼热异物感或灼热,或刺

3、痒感,从而引起喜欢挖鼻,小孩则表现为喜欢揉鼻、抠鼻。(3)鼻岀血:多位于鼻屮隔前下方血管丛区容易岀血,往往很容易止往(如捏紧鼻翼压迫止血、用干净纸塞入前鼻孔)。出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鼻中隔前下方黏膜干燥、结痂、糜烂所致。如呆睡眠后鼻内异物痒感而挖鼻,则容易引起鼻出血而不自知,往往次日早上才发现。3、检查:不需要特殊检查。门诊用一般的窥鼻镜检查,见鼻粘膜干红少津,下鼻甲前端常附有少许干痂,鼻中隔前下方可有充血、糜烂、干燥、结痂,鼻粘膜无萎缩。如果因为反复鼻出血并进行烧灼治疗,或鼻腔长期干燥而慌里慌张于挖鼻,损伤鼻中隔吋,则可能伴有鼻中隔穿孔。四、西医如何治疗干燥

4、性舷西医对木病的治疗思路与方法包括:1、病因治疗:祛除病因,改善坏境,调整生活饮食习惯,改善营养,保持大便通畅,积极治疗慢性疾病。2、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AD,维生素C;或者服用复合维生素B。3、滴鼻:主要是使用滋润剂滴鼻,常用复方薄荷油,或用鱼肝油滴剂Z类滴鼻,也可用维生素E胶丸之类刺破后滴鼻,每日3〜5次。3、其他对症处理:鼻腔干燥结痂,可用四环索、金霉索之类的软膏或眼膏挤入鼻腔前部,以滋润鼻腔并起到消炎作用;如果鼻出血,按鼻出血处理,进行必耍的止血。五、中医如何治疗干燥性鼻炎中医对本病以辨证论治为主,配合局部治疗(外治)。1、外治:(1)滴鼻法:可用植

5、物汕(如炒菜用的菜汕,特别是茶汕、麻汕更好)滴入或涂入鼻孔内;或用生地黄、生大黄、牡丹皮、赤芍、麦冬各等分,加适量生麻油过药面,浸泡一夜,文火煎至赤芍焦黄为度,去渣,待凉后以油滴鼻,日3次。油剂Z类的东西还很多,比如:鱼肝油、维生素AD胶丸、维生素E胶丸,等。刺破后滴鼻,均可。(2)吹药法:鼻中隔有糜烂者,可吹青H散、珠黄散之类,每F11〜2次。(3)药膏法:鼻中隔有糜烂者,或鼻前庭(鼻翼内,长冇鼻毛的部位)干燥者局部涂黄连膏Z类,以及四环、金霉素、红霉素Z类的眼膏或软膏,均可。2、辨证论治(1)帅胃郁热证:多见于青壮年患者。鼻为帅之窍,阳明之经也。青壮年阳

6、气多旺,而烟酒过度,饮食不节,或外感燥邪,致肺胃郁热,耗伤津液,鼻失濡养。证见鼻内干燥灼热刺痒感,易鼻虬口微干,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或弦缓有力。检查见鼻腔黏膜干燥喑红,多有鼻中隔黏膜糜烂结痂。治宜清泄肺胃,可用玉女煎或自拟加味升麻葛根汤加减,以清泄肺胃,活血凉血,热祛津复则鼻窍自利。常用药物,葛根15g,赤芍药12g,黄苓、桑白皮、地骨皮各10g,生地黄、麦门各15g木通、升麻、11草各6g,路路通10g。(2)脾虚肺燥证:以小儿多见。小儿以脾宵为本,脾宵健,清阳升,肺金得脾土之助,则津液敷布有常,鼻窍口利。若调养不当,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土

7、不生金,则清阳乏源,鼻窍失养,或复感燥邪,致成此证。常表现为鼻窍干痒不适、异物感,并见肢软乏力,而色不华,纳差,舌质淡,脉细缓。检查见鼻腔黏膜少津,下鼻甲前端或有少许干痂。治宜培土生金,升清润燥,用补屮益气汤。常用药物,黄罠10g,太了参4g,白术6g,当归3g,陈皮4g,炙甘草4g,升麻4g,葛根10g,玄参6g,麦门冬8g,五味子3g。加减:纳差加神曲、麦芽之类,便结加枳壳;舌根苔微黄加黄柏。(3)阴虚肺燥证:多Ft!阴虚肺燥,虚火灼津,鼻失润养或复感燥邪所致。常农现为鼻窍干燥,异物、刺痒感,易鼻鲍,口咽干燥,时欲少饮,或有五心烦热,乏力,舌质偏红少津,

8、脉细数。检查见鼻黏膜干红少津,鼻中隔黏膜或有糜烂结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