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复习建议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复习建议

ID:46671613

大小:12.36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26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复习建议_第1页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复习建议_第2页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复习建议_第3页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复习建议_第4页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复习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复习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复习建议弥渡二中刘丽芹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复习建议1、领悟考纲精神,确立核心考点2、抓住主干、突出重点、建构立体动态知识网络3、关注热点,彰显史鉴功能4、用多元史观观察和思考历史,以新史观统领复习内容一、领悟考纲精神,确立核心考点1.解读«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2.重视以下主干知识的复习:1、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重农抑商政策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儒学地位的不断提高;2、近现代中国: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国共合作与对峙;新中国的建设与成就3、古代及近现代世界:雅典民主政治特点;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及完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西方人文

2、精神的复兴和发展;4、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变化→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现代的毛思、邓论、三个代表思想;5、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从东学西传到西学东渐;二、抓住主干、突出重点、建构立体动态知识网络◊建立知识的纵向联系,强化时间观念。◊建立知识的横向联系,掌握阶段特征。三、关注热点,彰显史鉴功能1.确立高考热点的主要依据A.重要的国际、国内时政热点;B.中共党和国家政策及工作重心,即与“国家主题”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C.重大历史事件的周年纪念(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当年的周年纪念,二是次年的周年纪念提前到当年考);D.重大的历史遗留问题;E.具有较大

3、影响的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的热播2、关注长效热点:①生态环境问题: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能源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②和平与发展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极右势力的猖狂和恐怖主义问题等等。③与“国家主题”有密切联系的:科教兴国、改革开放、民生问题、(福利、三农、医改、保险、就业)④其它:区域文明、国家统一、大国关系、全球化、和谐社会等等。3、关注短效热点◊1894(甲午战争爆发、兴中会成立)120◊1919五四运动爆发95◊1924国共合作90◊1934红军长征开始80◊1949渡江战役65◊196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1814史蒂芬孙研制火车200◊1944诺

4、曼底登陆、布雷顿森林体系70等四、用多元史观观察和思考历史,以新史观统领复习内容纵观«课程标准»三个必修模块,突出地体现了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史学观点。对这些史观的把握,既是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备考复习的基础,因为与这些史学观点相关联的知识均是历史的主干知识,最能体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不但符合高考考查主干知识的命题思路,也关注了史学动态。运用新史观整合历史素材进行命题,已成为近年高考的一大趋势(如:2012年新课标卷第41题从文明史观角度考查了中西方文明碰撞冲突;山东卷13题涉及中国近代化问题等等)。所以在复习中要用新史观统领复习内容

5、。1、用新史观思路梳理历史如下:A、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分为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B、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现代文明(知识文明)发展的基本历程。2、注重新史观的培养◊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3、文明史观与教材的联系为例来谈备考应用。A、古代的典型文明:中华文明与希腊文明的基本特征(政治、经济、文化);形成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地理环境、生产力水平、有识之士的推动);两大文明分别对人类文明的主要贡献。B、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相关史实(16—19世纪):(1)西方率先进入工业文明: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经

6、济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立法保障,代议制确立。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大机器生产,世界市场形成,政治民主化。(2)明清时期中国没有进入工业文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政策)C、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被动而艰难的近代化历程(1840—20世纪中期):(1)经济:传统经济逐步瓦解━━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曲折发展。(2)政治: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3)思想:洋务思想━━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与交融:(1)古代:罗马是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西

7、方古典文明新的开拓者;中国汉唐文明的兼容并蓄(宗教、绘画、音乐、舞蹈、建筑、雕塑等);东学西渐(2)近代:历次侵华战争,西学东渐。(3)现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相互借鉴(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不妥之处请提宝贵意见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