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列车概论论文制动技术

高速列车概论论文制动技术

ID:46684330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高速列车概论论文制动技术_第1页
高速列车概论论文制动技术_第2页
高速列车概论论文制动技术_第3页
高速列车概论论文制动技术_第4页
高速列车概论论文制动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速列车概论论文制动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速列车制动技术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学生姓名吉(7辛辛孑P豕豕专业班级交通设备1005指导老师梁习峰2013年12月23日高速列车制动技术扌商要高速列车制动技术对于行车安全至关重耍,在意外情况下,高速列车紧急制动距离越短越安全,旅客的安全系数越高。制动的实质是将列车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或列车动能在制动装置间的传递与消散,高速列车的制动能力体现在停车制动过程列车的制动距离。目前国际上将列车制动方式分为热散逸形式(乂分为摩擦制动一闸瓦制动、盘形制动、磁轨制动和动力制动一电阻制动、轨道涡流制动、旋转涡流制动)和可用能形式(有再生制动和飞轮制动)。木文主要介绍列车制动的方

2、式,并就我国目前高速列车制动方面采用的技术、取得的成就与国外作比较,最后提出高速列车制动技术需要研究的重点和方向。1•高速列车制动系统1.1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特点安全性高、控制准确、可靠性高、舒适度高、维修方便、系统轻量化。1.2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组成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由电制动系统、空气制动系统、防滑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1.3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原理高速列车制动吋通过气控制单-元控制制动缸充气或排气,产生制动和缓解作用,从而控制列车空气制动力的部分。随着列车技术的飞速发展,过去传统的单一空气制动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制动的要求。国外高速列车,无论是动力集中还是动力分散车组,都

3、不是单一的空气制动,而是以空气制动为主,以动力制动、磁轨制动、涡流制动中的一种或儿种电力制动为辅,相互配合来形成一个空气与电力的联合制动系统。EP单元是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EP单元能够实现屯力制动与空气制动的冇机配合,在高速列车制动系统中,EP单元能够根据所需制动力的大小及实际电制动力的大小,由空气制动实时补足不足的部分,确保安全运行和平稳停车。随着计算机及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为了使结构小型化,许多EP控制单元采用以制动/缓解电磁阀及压力传感器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EP单元的微机控制部分根据列车所需制动力的大小,计算出容积室压力要达到的廿标值,再根据容积室压力传

4、感器检测出來的实际值,控制电磁阀动作,使容积室排风或充风,直到制动缸的空气接近容积室的空气压力。综上所述,EP单元可以通过控制容积室的空气压力来控制制动缸的压力,实现电信号向气体压力信号转化。2.高速列车制动方式及研究进展2.1高速列车制动方式高速列车的制动方式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利用轮轨间粘着力的黏着方式和不依靠粘着力的非黏着方式。就目前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运用情况来说,黏着制动为当今主流,非黏着制动仍处于研究发展阶段,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黏着制动主要分为电制动和摩擦制动两种:摩擦制动包括盘形制动(轮盘式和轴盘式)和踏面制动;电制动包括电阻制动、再生制动和圆盘涡流制动。

5、对非黏着制动來说,可按制动力的性质对其分为三类:利用电磁力,如涡流式轨道电磁制动;利用摩擦力,如摩擦式轨道电磁制动;利用空气阻力,如翼板制动。踏面制动是铁路车辆最早的制动方式,但由于踏面制动的闸瓦耐热性差、磨耗高、制动效率低,口前在高速列车上除了清理踏面的作用之外,已经很少用这种制动方式捉供制动力。盘形制动作为主耍的空气制动装置,目前广发应用于高速列车上,拖车轮对一般同时装配轮盘制动和轴盘制动;对于动车轮对,由于受到电机安装空间的限制,一般只安装轮盘制动。电阻制动在制动吋使动能转变为电能并通过冋路屮的电阻装置将电能转变为热能消耗掉;而再牛制动则是将转变后的电能回馈给接触

6、网,使能量循环利用,出于再生制动口J实现对能量的循环利用,满足当今节能环保的要求,因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高速列车并成为主耍的发展方向。磁轨制动包括通过电磁力将摩擦板吸附丁•钢轨表而的摩擦式磁轨制动和利用涡流磁场产牛制动力的涡流式磁轨制动。翼板制动利用高速下的空气阻力提供制动力,但由于其受到车辆限界和风速的限制,口前在高速列车上应用不多。2.2研究进展对于目前广发应用于高速列车上的黏着制动,制动力归根结底是由轮轨的黏着力提供的。因此,对轮轨黏着极限的利用也就成为了高速列车捉高制动性能的关键。根据目前最新的Polach轮轨黏降理论,计算轮轨黏着系数的公式为:f=—[.k(fk

7、arctan(Asf)]n1+(A,)-其中,f为黏着系数;KA>Ks分别为黏着区和滑动区的黏着缩减因子;£为黏着区切应力的梯度;口为轮轨摩擦系数,其计算公式为:“=他[(1_/)严+创此处,口0为0滑动速度下的最大摩擦系数;A为大滑动速度下的摩擦系数与0滑动速度下最大摩擦系数的比值卩8/卩0;B为摩擦力指数衰减系数;w为总根据轮轨的特定条件,可以得到黏着系数关丁蠕滑率的曲线如图所示。由该曲线可知,黏着系数在一定的蠕滑率下达到饱和,并且过大的蠕滑率使黏着系数冇下降的趋势。因此如何在黏着系数达到饱和的区间内提供制动力,正是提高制动性能的关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