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區教育理論談學校社區化策略

從社區教育理論談學校社區化策略

ID:46694384

大小:8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6

從社區教育理論談學校社區化策略_第1页
從社區教育理論談學校社區化策略_第2页
從社區教育理論談學校社區化策略_第3页
從社區教育理論談學校社區化策略_第4页
從社區教育理論談學校社區化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從社區教育理論談學校社區化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從社區教育理論談學校社區化策略1從社區教育理論談學校社區化策略林振春【作者簡介】林振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助教、講師、進修部教務主任、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執行秘書、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副秘書長、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硏究所所長。・一、八•r當前學校教育的最大弊病,乃在於學生家長與學校疏離,學校教學與社區疏離,學生學習活動與生活疏離。學生家長將教育的資任全部推給學校負擔,使得學校的努力缺乏家長的配合與協助;學校教學與社區疏離,將教學侷限在教室之內,窄化了學生的學習經驗,更脫離了社區需求與社會脈動

2、:學生的學習被困在教室之內、書本之上,不但耗損其求知的好奇心,更讓學生成爲生活的侏儒,喪失轉化知識成爲服務社區的動力,連自身的生活能力也付諸闕如。一、學校教育的問題開放教育的理念,認爲學生的學習,包括課堂上的學習以及社區生活的實踐。開放教育的第一道關卡是學校將校門打開,開放校門具有多重意義:一是學生的學習不只是在校園內,還包括校外的學習;二是教師應該走出校門,瞭解社區對學校與教育的看法,並尋找社區內的教學資源與滿足社區民眾的教育需求:三是社區民眾能夠進到學校,利用學校的軟硬體設施從事學習,或是幫助學校教學活動所需要的各種義工。開放教育的第二道關卡是決策參與的開放,讓學校

3、各項攸關學生學習(45)從社區教育理論談學校社區化策略13是自己自動組成的互助性質的小團體,在社區中只要具有相同的問題與困難者,皆可以集眾人之力來解決個別所遭遇的問題,如老人自助團體、智能障礙兒父母的自助團體、離婚婦女自助團體、失業者自助團體等,他們皆可以在自行籌組的團體屮得到所需的支持,也培養他們發揮該有的社會功能,從而能夠融入社會,以解決自己的問題。當學校與社區互爲工作夥伴時,社區的互助運動與學校社區化便連結在一起,無論是社區民眾的問題、學校師生的問題、社區與學校的問題,都可以組成互助團體,親師協會與校家聯誼會等,都是相當好的策略。2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七輯活動的決策

4、,能夠容納最大量社區人上的參與,譬如讓班級家長會參與教師教學活動的討論、準備、執行和評鑑等的協助,讓學校家長會參與校務會議等各項重要決策的討論和諮詢,讓社區人士參與校園開放管理辦法的硏簡與訂定,這些皆能導致學校的開放參與。開放教育的第三道關卡是學校主事者心胸的開放,唯有真正體會到開放心靈,接納各方意見,容忍批評和異議,而非本位的以爲自己的尊嚴不容批評,自己的權威不容挑戰,自己的職責不容瓜分,自己的成就不容分享。如果學校主事者能夠具有開放的心胸,則開放決策參與與開放校凹,才能真正顯現出開放教育的精髓。因此,讓班級教師與班級家長會密切合作的親師合作教學,必然要讓每位教師的教

5、學與家長有互動的機制,能否引導此一互動的機制朝向共同討論以達行建立共識、共同規畫以達協同一致、共同執行以達心意相連、共同評鑑以達吭潴一氣,將直接考驗學校社區化能否順利推動的關鍵。當前社區教育的理念,認爲社區也是學生的學習資源,爲了達成學校社區化,學校必須與社區相結合,其結合的模式,從相互視對方爲競爭的對象、爲可運用的資源、爲共同工作的伙伴、爲服務的對象、到視對方爲生命共同體;爲了達成社區學校化,社區必須提供社區民眾一個終身學習的環境,對於學齡兒童,也必須提供一個可以經驗學習的場所與服務參與的機會。如何讓學生在社區有學習的經驗,如何讓學生在校所學得以在社區內有應用的機會,

6、則教師必須瞭解並掌握社區內的學習資源,瞭解課堂教學內容與社區學習資源結合的方法;學生家長也必須瞭解開放教育與社區教育的理念,配合教師的教學理念,協助教師從事社區參與服務的教學推動工作,此種學習情境的佈建,正是開放教育與社區教育的核心,也是學校社區化努力的重點。二、教育改革的方向教育理念經常是社會需求的反映,二十世紀的主要教育理念,當以終生教育理念最爲受到重視,Cropley&Dave(1978)認爲終身教育的特性,具有整體性、統整性、民主性、彈性和自我實現,而終身教育的目標,便是達成個別受教者都能具有終身學習的特性。終身學習是教育領域的擴張,將以前侷限在正規學校體系的教

7、育觀念,擴展到個人生活的整個歷程,使得教育的結束乃是工作的開始的古典教育觀立即崩潰,取而代之的乃是教育與工作輪替出現的回流教育觀,或是工作場合隨時需要學習與生活的晉昇需要永續學習的終身教育觀。無論是回流教育、永續教育或終身教育,無不突顯現代教育的功能和角色,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同與肯定,也使得現代教育(46)從社區教育理論談學校社區化策略3必得在學校止規教育之外,另外開展各種形式、各種管道、各種層次、各種內容的教育措施,以滿足現代人對教育的需求。在Cropley(1980)提出終身教育的三個重要內涵中,便明白表示:學習是終生的歷程、學習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