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民窑青花瓷器鉴定

康熙民窑青花瓷器鉴定

ID:46698279

大小:7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6

康熙民窑青花瓷器鉴定_第1页
康熙民窑青花瓷器鉴定_第2页
康熙民窑青花瓷器鉴定_第3页
康熙民窑青花瓷器鉴定_第4页
康熙民窑青花瓷器鉴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康熙民窑青花瓷器鉴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康熙民窯青花瓷器鑒定江涵之北京東博古玩字畫鑒定中心網一、官民窯的關係及康熙宵花的分期青花,中國陶瓷王國中的主要品種之一。它不僅與玲瓏、色釉、粉彩一道並稱景徳鎭“四大名瓷”,而且還享有“國瓷”美譽。明清時期官民窯皆大量生產。官窯生產不惜成本,價値在於精。而民窯則變化多,紋飾生動活潑,以商品生產爲目的。產品粗細兼冇,產量很大。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求,而月.還大批外銷。官窯是在民窯基礎上的提煉和昇華,其反過來又會影響和推動民窯的發展。官民窯這種相輔相成且相互促進的關係,使其形成了既有共同時代風格又各具自身特點的狀況。而正是其中的共同時代風才各爲民窯斷代提供

2、了依據。民窯通常按牛•產力的發展,使用方法的進步和民間藝術觀念的漸變等客觀因索自然地變化和過渡,這是民窯普遍存在的承襲性特點。歷史文獻中關於民窯的可算記載幾乎爲空白,與官窯硏究相比,景德鎭民窯青花的硏究還處在爲解決斷代問題獲取資料的初始階段。民窯宵花面貌的多樣性,發展演變的複雜性決定了民窯斷代究的難度。處於歷史最高水準的清康雍乾累德鎭瓷器生產中,康熙民窯可謂具有重要影筈。康熙朝曆61(16621722)年,經濟業旺發達,對外貿易繁盛,國力強大。由於採取了減免賦稅,“官搭民燒”和廢除“匠籍”制等一系列舉措,使民窯生產得以人力發展。歸於時代跨度較長,目前學

3、術界一般將其劃分爲早中晩三個時期。早期系元年至二十年(1662——1681年)),中期是二十一至四十五年(1682——1706年),晩期爲四十六年至六十一年(1707—一1722年),作者今以康熙朝景德鎭民窯青花瓷器靈定爲題進行探討,以期“抛磚引玉”。二、造型、胎、釉和工藝康熙民窯青花造型古樸、端莊,幣體比例協調,線條流暢,充滿陽剛之美。型制、規格眾多難以計數。這恰映證了梁同書《古銅瓷器考》所雲:“官窯器純,民窯器雜。”主耍見有瓶、方瓶、觀音瓶、梅瓶、筒瓶、棒槌瓶、膽瓶、玉壺春瓶、琵琶瓶、花孤、蓋罐、將軍罐、粥罐、高奘罐、迩子罐、盤、六方盤、八方盤、花

4、口折沿盤、攢盤、碗、侈口碗、收口碗、墩式碗、笠式碗、蓋碗、高足杯、提梁壺、缸、花盆、筆筒、洗、硯、盒、繡墩、熏爐、缽式爐、筒式爐、洗式三足爐、鼎式爐和瓷板簣等。其中,以花価、梅瓶、筒瓶、棒槌瓶、蓋缸、將軍罐、粥罐、盤、碗、提梁壺、軍持、缸、筆筒及缽式爐等最爲多見。花販除沿襲崇禎、順治時筒式服形制外,還新創了上短下長二截,大口外撇,長頸漸收,鼓腹下斂。足底外傾式肌,因其口頸外撇呈鳳尾狀,又名“鳳尾尊”(其髙度通常在45釐米左右)。對此《飲流齋說瓷》曾載:“口大腹小者謂之花ffli,明制者身段直下絕無波折,康熙以後則腰際凸起略如香案中插花之具矣。”梅瓶唇口

5、,短頸,豐用至下漸斂於脛部外撇。筒瓶別稱“象腿瓶”,口沿外傾收頸,溜肩,柱形往下慢收。棒槌瓶在筒瓶後面因狀似中國江南農家洗衣所用的棒槌,故名。冇方、圓棒槌瓶之分,以後者居多。蓋缸直口露胎,豐肩鼓腹,底有施釉、露胎二種,蓋見饅頭形和蓋面下凹兩式。將軍罐直口,短頸、豐肩、鼓腹下收,分無釉平底、圈足二類,蓋頂飾寳珠鈕。粥罐直口、溜肩、圓腹、底微收、平底。蓋爲圓形鈕或有孔,可加銅環飾。肩部具對雙孔洞,可穿裝金屬環以利提系。盤通常是唇邊。碗侈口圓腹至下緩收,釉底圈足。軍持喇叭口、束頸、球腹,流似乳頭狀,一般系外銷產品。提梁壺中以肩部飾面相清晰的四個鋪首用於提系者

6、最爲多見。缸普遍製作較精細,常見直口、裏外兩邊有唇邊呈滾圓狀,鼓腹下收,底部無釉一類。筆筒見冇直筒、撇口束腰、竹節形等。口徑大者可至34釐米曰“大筆海”。缽式爐與明末、順治朝器物基本一致,均呈撇口、鼓腹、下斂、平底、圈足狀。胎土淘洗得很純淨,胎體堅致績密,斷面似糯米糕,份量較重。還流行用精細淘洗之漿泥製成的質輕鬆軟瓷胎,俗名“漿胎”。該胎體始於叨代,通常用於細路瓷器。早期胎體兼有明未遺風,較之屮晚期手感略重。釉汁亭有“堅白釉”,“粉白釉”、“亮白釉”的美稱。表面光潤具緊披光亮感,一般見有桔皮紋、棕眼。器內外釉色調基本一-致,底部釉面多數泛白R薄,與器身

7、有別。早期釉色白屮閃青,屮期釉白光亮,晚期呈硕亮青色。早期器物常見芝麻善釉口。口沿及足部釉面多見有自然的毛邊或爆釉點,此乃原施加的一層具凸起感含粉質的白釉遭風化而破裂之故。胎釉結合緊密,修胎較規整,旋胚痕較叨顯。少量砂底及厚胎器的露胎處見黃褐色火石紅。早期圈足多系兩面斜削狀,中晚期(尤其精細品)圈足處理光滑謂“泥锹背”,粗者一般底足粘砂,打磨欠平滑。器足分爲平足、寬厚圈足(盤、碗類常見)'雙圈底(筆筒'印盒、小碟、盞托等多見))、二層台底(琢器類爲主)、拱壁底(筆筒爲多)和圈足等數種。三、紋飾康熙民窯青花早期的紋飾仍保雷著明未、順治時的繪畫風格,豪放粗

8、碱和精細工麗並疗。屮晚期受明末清初書畫家芾其昌、陳洪綬、劉泮源、華曲及“四王”等人的影響,構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