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交流活动中“出声的思维”

探究交流活动中“出声的思维”

ID:46700914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探究交流活动中“出声的思维”_第1页
探究交流活动中“出声的思维”_第2页
探究交流活动中“出声的思维”_第3页
探究交流活动中“出声的思维”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究交流活动中“出声的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交流活动中“出声的思维”针对一个研究对象,可以交流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尽量从多角度去观察、描述。尤其是在起始年级、起始课里,教师在让学半交流的同时,必须让学&知道交流怎样交流,必须教给学生科学的交流方法。1.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述交流面对一个研究对象,想要进行描述交流,必须抓住它的显著特征,包括静态的、动态的、实验过程、现象及猜想等。如《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这一课,描述高猛酸钾可以从颜色、形状、大小、用处等方面去描述,即静态描述。在此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不一定是眼

2、睛看到的,还应是动态的。高猛酸钾不仅仅是一种深紫色的颗粒状晶体,如果放入水中,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或再搅拌一下,又会怎样呢?叩动态描述。此外,应用比较、形象等方法把整个实验过程描述清楚,即全程描述。如高猛酸钾的溶解:先轻轻地往杯中的水里放入几粒高镒酸钾,观察及描述高镒酸钾和水的变化;紧接着用搅拌棒轻轻搅拌,观察、描述高猛酸钾和水的变化;再描述高镒酸钾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最后描述高镒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高水平的交流依托高质量的探究活动。2.运用科学的词汇进行描述交流目前,大家对“做科学”都重视

3、起来了,而对“说科学”有时连老师自己都勉强。我们要让学生在科学的课堂里面说科学的语言,使我们的科学课更有科学味。学生要用科学语言来表达交流,前提是拥有一定数量的科学词汇。科学教师要重视督促、指导学生理解、积累、使用科学词汇。探究交流活动中经常使用的科学词汇一般有以下几类:(1)科学器材名称方面的,如量筒、滴管、导体、导线、摆锤……(2)科学方法方面的,女口:加热、水槽、维恩图、比较实验、测量……(3)科学事实概念方面的,女山漂浮、繁殖、变形、球形、金属……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让学生把具体事物

4、与科学词汇建立联系,并且要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一一单元、学期结束时,分类整理已出现的科学词汇,帮助学牛积累掌握。1.借助一定的句式增加交流活动中思维的含量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本质上来说,外部的语言内容和水平是由内部的思维所决定的,但一定的语言方式和技巧能够促进思维水平的提高。在学生科学交流活动中,特别是在学生的双向、多向的交流评价活动中,运用以下一些句式来表达,能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水平。(1)肯定句式例:“我同意***的说法,我认为也是这样的……”体现思维的客观真实性。

5、(2)肯定之肯定句式例:“我与***的想法一样,但我认为还可以这样说……”“我也有同样的发现,不过我还有补充……”体现思维的深刻性。(3)否定句式例:“我不同意***的说法,我的发现(解释)与他不一样……"体现思维的批判性和求杲性。(4)否定之否定句式例:“***的说法是错误的,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体现思维的严密性和深刻性。(5)肯定之否定句式例:“***的实验数据是正确的,但他的解释是片面的……”体现思维的全面性和辩证性。(6)否定之肯定句式例:“***的方法我认为是不妥当的,不过我听了

6、很有启发……”体现思维的全面性和辩证性。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发展学生理性思维为主的一门课程,要求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描述交流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形成合理的思维场。交流应该是学生发展思维、显现智慧的地方。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交流中形成一股浓浓的“思维场”。如五上《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将一组沉浮材料放入水中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时,不应只满足于谁沉谁浮,更应追问:它们沉得有什么不同?浮

7、得又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观察,发现原来越重或越小的物体沉得越厉害,越轻或越大的物体浮得越厉害,这样一来,学生对表述“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当体积相同时,重的物体容易沉;当重量相同时,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这个结论就显得更精确和简单了。如果我们总置学生的思维点于不顾,以学生的回答为终点而不加以引导,学牛的认识就只会停留在原有的水平而不能提高,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也就只能HI圈吞枣。教师在引导学生整理归纳科学问题时,主题要小,所解释的现象要简化,不要变量太多,但要挖得深,抓住学生的一个个思维点,将概

8、念层次化。积极开展师生、生生互动,使研讨层层深入,从表面深入到本质,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