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策略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策略

ID:46707059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策略_第1页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策略_第2页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策略_第3页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策略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01摘要:根據學生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進行組織再創造滄IJ設有針對性、趣味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發展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關鍵詞:數學教學創設情境學習興趣《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就如何創設情境做瞭初步探索一、在情境中引入新課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生動有趣,或富有新意

2、,或懸念重重的情境,能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裡主動進入學習狀態,在情境中導入新課,讓學生對一堂課產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在故事情境中引入新課美國心理學傢佈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有瞭興趣,學習就不會成為負擔,而會成為一種執著的追求;有瞭興趣,學生才會去積極探索,才能積極的提出問題,才能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變苦為樂。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捕捉學生的興趣,結合知識創設情境,在情境中引出知識。例如有一位教師在教學《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時,運用媒體創設情境,講一個戒分桃”的故事:一天,豬八戒帶著20隻小猴子到果園去摘瞭90個桃子,然後對小猴子們說:

3、“90個桃子你們20隻來分,每隻分4個,剩下一個就給俺老豬吧。”他怕小猴子們不相信,就列瞭一道算式(9^2=4……1),小猴子們信以為真,就各自拿瞭自己的桃子高興地吃開瞭。直到孫悟空趕來,才戳穿瞭八戒的騙局。同學們,你們知道聰明的孫悟空是怎樣發現八戒的騙局的嗎?這樣引入新課,使原來比較枯燥的計算題教學富有瞭童趣,使學生興趣濃厚,註意力非常集中的主動去研究商末尾是0的除法計算方法1•在問題情境中引入新課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問題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小學生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教師要靈活運用教材,創造性的把書上的“句號'轉變成

4、“問好”,把“問好”溶於情境中,讓學生在情境中遇到問題,促使學生努力去思考問題,探究問題。例如,我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我這樣設計:請學生拍手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並仔細聽老師要求,然後做。如果有四個月餅,平均分給小明和小紅,每人有多少?學生很快拍兩下,我接著說現在有一塊月餅,要平均分給小明和小紅,每人有多少?許多同學都難住瞭,有的同學隻作一下拍手的手勢,問他什麼意思,他說因為每人分到半個月餅。教師進一步問:你們能把你心中半個月餅在黑板上表示出來嗎?此時,學習分數成瞭學生自身的願望瞭2•懸念情境中引入新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生有瞭疑問才會去進一步思考問題,才能有所發

5、現,,有所創造。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認知規律創設懸念情境,增加數學知識的神秘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自覺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使情、知交融達到最佳狀態。例如有一位教師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老師先寫出一個數‘453”,讓學生計算判斷這個數能不能被3整除,接著讓每個學生自己準備一個多位數,先計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後來考考老師,老師不用計算就能迅速判斷出哪些數能被3整除,哪些數不能被3整除。這時,教室裡氣氛十分活躍,大傢似乎都想來考倒老師。但老師對學生所報的多位數都能快速準確地判斷出是否能被3整除,學生感到十分驚訝,想老師一定有什麼秘訣。此時,掌握新

6、知便成瞭學生最大的願望二、在情境中探究知識1•在操作情境中探究新知陶行知先生說過「人生兩個寶,雙手和大腦”。“手和腦一塊兒幹,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合作學習時操作、實踐,尋找規律方法,實現知識的再創造。例如有一位教師在教學“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時,教師讓學生用12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出一個長方形,觀察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寬、和面積各是多少,通過操作思考使學生初步感知長方形的面積和長方形的長和寬有關系;再讓學生用面積單位量出準備好的長方形的裝飾板的面積,列表統計,觀察分析表中的數據,發現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讓學生

7、手腦並用,在操作、思考中實現瞭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再創造,激發瞭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2•交流情境中討論學習實踐證明,小學生具有“愛與人交往,好表現自己”的心理特征。有目的、有計劃創造討論的情境,精心組織學生討論,為學生提供思維摩擦與碰撞的環境,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集體合作交流,有利於學生思維的活躍。例如有一位教師在教學“面積和周長的比較”時,教師讓學生判斷“邊長為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都是16”的正誤,學生意見產生分歧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通過組際交流,使學生知道可以從周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