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幼儿教师的基本理念

智慧型幼儿教师的基本理念

ID:46709420

大小:432.00 KB

页数:86页

时间:2019-11-27

智慧型幼儿教师的基本理念_第1页
智慧型幼儿教师的基本理念_第2页
智慧型幼儿教师的基本理念_第3页
智慧型幼儿教师的基本理念_第4页
智慧型幼儿教师的基本理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智慧型幼儿教师的基本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智慧型幼儿教师的基本素养裘指挥博士硕士导师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qzh1217@yah00.com.cn18942230621智慧的教师: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从两个案例说起.6岁小孩为什么是聋哑儿童?小天鹅认“妈妈”的启示小天鹅从蛋壳中爬出来后,会把第一眼看到的动物当成自己的妈妈:如果是母鸡孵化它出壳,它就把母鸡当妈妈;如果出壳时是人在身边,它就把人当作妈妈。如果出生时不接触任何动物,它就只会自己吃和玩,几天后再接触别的动物哪怕是它真正的妈妈,它也不会认了。这种有趣的现象是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伦兹在动物的心理实验中发现的。他把小

2、灰天鹅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反应叫“印刻现象”。经过多次实验,洛伦兹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动物早期的发育过程中,动物的某一反应或某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如果错过这一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好的“时机”。这个关键的“时机”就叫“关键期”。小鸡追随母鸡的能力的发展是孵出后4天左右,如若这时分开就不具备这种能力。思考:案例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所谓教育的“关键期”(也叫关键年龄、最佳年龄、临界期、敏感期),是指人生学习的最佳时期。在这个年龄段发展各种智力、能力,成效最大。如果在这个阶段对孩子实施某种教育,可以收

3、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就明显差多了。有时不只是事倍功半的问题,甚至终身难以弥补。人成为人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到3岁时,儿童心理具备了人类一切特点:直立行走、使用工具、用语言交际、能进行思维、有了自我意识。人类正是由于有了这些特点,才能体现出人类自身的独特性。这个时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全部心理机能的时期。心理活动社会意义上的人语言、意识、思维、制造使用工具、形成一定的生活经验与习惯新生儿(幼儿初期)原始的、低级的无条件反射为主幼儿末期儿童心理具备了人类一切特点:直立行走、使用工具、用语言交际、能进行思维、有了

4、自我意识。国内、外近半个世纪的有关研究表明: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的关键期;8到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2到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期;2岁半至3岁是教孩子怎样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指数数儿和点数儿、按要求取物品及说出总数等);3岁至5岁是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拉提琴3岁开始、弹钢琴5岁开始);4至5岁是生成性阅读的关键期;3至8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3岁和青少年期是培养独立性的两个关键期;4岁以前是形成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5至6岁是掌握词汇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掌握数的概念的关键

5、期;9至10岁是孩子行动由注重后果过渡到注重动机的关键期。 幼儿阶段是观察力发展的关键期; 小学1、2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小学3、4年级是纪律分化的关键期,是品德整体发展的关键期; 小学3、4年级,初二、高二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 初中阶段是意义记忆的关键期。少年期(12、13岁―14、15岁)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到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智慧的教师: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儿童是如何进行学习的?感知、动作(直觉行动思维)实物表象

6、(具体形象思维)玩具、图画概念(抽象逻辑思维)抽象符号(文字)提示一:理解早期儿童的学习方式婴儿的学习方式,从先天性条件反射(本能)过渡到习得性条件反射为主。(2)习得性条件反射:婴儿最初的主要学习方式婴儿生后不久,就开始出现习得性条件反射,从而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如:母亲做出一定的姿势,婴儿的小嘴就会有反应;成人对新生儿在生活中做出的各种反应成为新生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新生儿学什么,不学什么往往由成人和环境决定.婴儿从先天性条件反射(本能)过渡到习得性条件反射为主的学习方式,给成人带来如何的思考?(成人的行为方式、环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二)

7、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游戏活动是主要的学习方式例:问一位4岁儿童:问:你有兄弟吗?答:有;问:他叫什么名字?答:叫吉姆;问:吉姆有兄弟吗?答:没有提示四: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自我中心状态”三座山测验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前运算思维的基本特征是自我中心,即从自我的角度去解释世界,很难想象从别人的观点看事物是怎样的。皮亚杰设计了“三座山测验”用来评价儿童能否采用别人的观点。让儿童坐在桌子的一边,桌子上放着这个模型。实验者把一个娃娃放在桌子周围的不同位置,问被试,“娃娃看到了什么?”幼儿很难回答。在第二个试验中,向儿童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三座山”的

8、照片,让儿童挑出娃娃所看到的那张照片。第三个试验则给儿童三张硬纸板,让儿童安娃娃所见把三座山排好。结果,8岁以下儿童一般不能成功。大多数6岁以下儿童选择的照片或搭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