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伟教授谈“数学拔尖人才的培养”

朱华伟教授谈“数学拔尖人才的培养”

ID:46727508

大小:68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7

朱华伟教授谈“数学拔尖人才的培养”_第1页
朱华伟教授谈“数学拔尖人才的培养”_第2页
朱华伟教授谈“数学拔尖人才的培养”_第3页
朱华伟教授谈“数学拔尖人才的培养”_第4页
朱华伟教授谈“数学拔尖人才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华伟教授谈“数学拔尖人才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数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广州大学计算机教育软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数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国家队领队、主教练美国洛杉矶加州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讲人:朱华伟2013年12月6日2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

2、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4一、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

3、子》阿兰·麦席森·图灵(1912~1954),英国著名数学家、逻辑学家、密码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1912年6月23日生于英国帕丁顿,1931年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师从著名数学家哈代,1938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二战爆发后返回剑桥,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1954年6月7日在曼彻斯特去世。5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

4、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苏霍姆林斯基如果他(指老师)把分配给他的时间都用来让学生操练一些常规运算,那么他就会扼杀他们的兴趣,阻碍他们的智力发展,从而错失他的良机.相反地,如果他用和学生的知识相称的题目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并用一些鼓励性的问题去帮助他们解答题目,那么他就能培养学生对独立思考的兴趣,并教给他们某些方法。——[美]G•波利亚6三、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倡导发现法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

5、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来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7四、树立献身科学的志向,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G•波利亚解数学题是意志的教育,当学生在解那些对他来说并不太容易的题目时,他学会了面对挫折且锲而不舍,学会了赞赏微小的进展,学会了等待灵感的到来,学会了当灵感到来后的全力以赴。如果在学校里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数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成功了。8五、鼓励文理相通,培养人文情怀为培养基础科学包括数学方面的创新人才,还要特别注意鼓励他们

6、文理相通,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念一些诗词,懂一点琴棋书画,看若干小说,对学理科的人来说,决不是为了附庸风雅。它不仅是生活中一个必要的调剂,而且应该成为优秀创新人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李大潜9六、构建适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一个没有亲身体验过某种创造性工作的教师绝不能期望他能够去启发、引导、帮助、甚至鉴别他的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我们不能要求一般的数学教师从事某个非常高深的课题的研究。不过非常规的数学问题的求解也是真正的创造性工作……应该列入中学数学教师的课程。事实上,在解这种问题时,未来的教师有机会获得中学数学的全面的知识……这样

7、他可能掌握运用中学数学的某种窍门、某种技巧、以及对于解题关键的某种洞察力,这实际上更为重要,所有这些将使他能有效的引导并判断他学生的作业。——[美]G•波利亚10丰子恺漫画寓意深刻祝华南师大附中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事业蒸蒸日上!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