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竹枝词》的西湖风光展示【文献综述】

《西湖竹枝词》的西湖风光展示【文献综述】

ID:467289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6

《西湖竹枝词》的西湖风光展示【文献综述】_第1页
《西湖竹枝词》的西湖风光展示【文献综述】_第2页
《西湖竹枝词》的西湖风光展示【文献综述】_第3页
《西湖竹枝词》的西湖风光展示【文献综述】_第4页
《西湖竹枝词》的西湖风光展示【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湖竹枝词》的西湖风光展示【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西湖竹枝词》的西湖风光展示竹枝词是起源于我国古代西南地区的一种歌谣,是一种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民歌。竹枝词是我国古代颇具地方特色、乡土风味浓郁、情韵悠长的民歌,又称竹枝、竹枝歌、衢歌、棹歌、杂事诗、纪事诗、杂诗、杂咏、杂兴等。[1]严奇岩.竹枝词中的清代贵州民族社会[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8.11]它牢牢的扎根于乡土民歌,并且经过历代文人的加工整理,最终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史上一枝不朽的奇葩”。许多江南文人亦持此见,并以此溯源导流,称:“刘禹锡谓竹枝调原巴,音协黄钟羽,末如吴音,故吴人多效之。”[2]袁学澜.姑苏竹枝词·自序,见《江苏竹

2、枝词集》[M].江苏:南京教育出版社,2001.4.544.2]马穉青在《竹枝词研究》中指出:“《竹枝》先本巴渝俚音,夷歌番舞,绝少人注意之。迨刘、白出,具正法眼,始见其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乃从而传写之,拟制之,于是新词几曲,光芒大白,于文学史上另辟境界,其功绩诚不可没焉。”[3]见马穉青《竹枝词研究》。有学者以为:“按‘另辟境界’说,尚乏内容。指《竹枝》歌舞为‘夷歌番舞’亦欠的。《竹枝》出阡陌里巷,‘胡夷’与‘里巷’何能无别?虁州地方似无少数民族,‘夷’‘番’无涉。”3]这段文字正确而精准的概括了竹枝词成为文学体式的根源。一者说明竹枝词起源于民间,有浓厚的乡土风情,决定了它的本能

3、是咏风土。二者,经过了文人艺术家的精心改造的竹枝词,同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于是,竹枝词在状摹世态民情,吟咏民土风情,展现地域文化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千百年来,多有以“竹枝词”形式记述各地方民间风情的文人骚士,进而又以此描画世俗,讽喻政事,寄托乡思。中唐以降,喜作竹枝词者代不乏人,流衍至今。应该说,从文人留意整饰民间歌舞这一意义上说,竹枝词源流恰如上述,但是,就刘禹锡整饰的对象而言,竹枝词真正的源头活水无疑是民间歌谣,特别是长江流域的民谣,包括长江下游的“吴音”;故清乾隆时陈祁认为,竹枝词“即吴、越唱之类”[4]任半塘:唐声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0月版,下册第392页4]。于此,不

4、难看出竹枝词与江南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描绘风土民情等地域特色方面具有优势的竹枝词与西湖自然风光的有机融合,形成了硕果累累的西湖竹枝词。无论是总体数量方面还是优秀作品方面,西湖竹枝词都赢得了学术界的重视,成为竹枝词文化以及西湖精神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竹枝词在历史文化研究中的价值。竹枝词起源于民歌,叙述的对象包括地方风物、民间习俗、咏古怀史等方面,比较其他诗体而言,其“志土风而详习尚”4的特点十分突出,说明竹枝词出了文学价值以外,还有方志学、民俗学、历史学、文化史的研究价值,可以作为研究各地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的重要素材。唐代文人在竹枝词题材上主要以记录风土以及描写爱情为主。宋代则大

5、大拓宽了竹枝词的题材范围,在众多的题材中,以通过咏风土来反映民间疾苦占了较大比例,以记述风俗时尚为其主流,现实出较高的史料价值。[5]严奇岩.竹枝词中的清代贵州民族社会[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8.125]因此竹枝词的嬗变在宋元以后,吟咏内容主要是风土,实事,以吟咏风土为主要特色。正如民俗学家周作人所指出的那样:竹枝词是风土诗,且“其以诗为乘,以史地风俗为载”。[6]吴平、邱明一: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48-249页6]词学大家唐圭璋亦注意到:“宋元以降,竹枝词作者寝多,形式与七言绝句无异,内容则以咏风土为主,无论通都大邑或穷乡僻壤,举凡山川

6、胜迹、人物风流、百业民情、岁时风俗,皆可抒写。非仅诗境得以开拓,且保存丰富之社会史料。”[7]丘良任.竹枝纪事诗·唐圭璋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9.1677]这足以证明竹枝词的可创作题材十分的广阔,创作群体也十分庞大,创作数量亦十分可观。近年来,地域文化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赋有浓重地域色彩的竹枝词自然在学界的研究范围内。搜集、整理、研究地方竹枝词自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近十几年来,搜集整理的竹枝词已经有比较可观的数量,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同。就全国性资料整理方面比较有影响的有雷梦水等编的《中华竹枝词》[8]雷梦水等.中华竹枝词(五).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M],

7、1997年8]和丘任良等编的《中华竹枝词》[9]丘良任、潘超、孙忠铨.中华竹枝词.北京:北京出版社[M],2007年9]。还有王慎之编的《历代竹枝词》[10]王慎之.历代竹枝词.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10]。《历代竹枝词》在整理规模,整理体系上较《中华竹枝词》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其按照时间顺序整理编排了竹枝词,并在数量上增加了近4000首,被称为迄今为止中国国内收录竹枝词最多的一部资料集。(二)、西湖竹枝词的起源和演变“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