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光谱的研究(页)

氢光谱的研究(页)

ID:46740584

大小:8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氢光谱的研究(页)_第1页
氢光谱的研究(页)_第2页
氢光谱的研究(页)_第3页
氢光谱的研究(页)_第4页
资源描述:

《氢光谱的研究(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氢原子光谱的研究直至目前,对元素的光谱进行研究仍然是了解原子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原子光谱的研究使得我们了解了原子内部电子的口旋运动。光谱线的超精细结构曾被认为是不同的同位素所发出的谱线,示来又被许多理论和实验如塞曼效应等证实,这些谱线是由单一•的同位素由于原子核的占旋而发出的。本实验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初步认识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吋只能处于一系列能量不连续的状态,并获得氢原了结构的知识。一、实验目的1、验证巴尔末公式并测定里德伯(J.R.Rydberg)常量心;2、了解棱镜摄谱仪的原理及相关实验操作方法。二、实验原理n21885

2、年巴尔末(JJ.Balmer)根据前人积累的丰富资料和白己的实验结果,确定了可见光区域氢光谱的分布规律,指出各谱线的波长可由下式表示:(1)式中〃为正整数3、4、5,oooooo才=364.56/??(1)式就是巴尔末公式。符合这个公式的一系列氢光谱线系称为巴尔末系。以后乂发现了氢原子的其他线系。为了更加清楚地表明谱线分布规律,里徳伯把巴尔末公式改用波数表示如下:Z?-4)(2)称为氢光谱的里徳们常数,近代的测量值为尺丹=1.0973731xIff加"为了解释氢原子光谱的规律性,在这些完全从实验得到的经验公式的基础上,玻尔(Bohr)在

3、卢瑟福原了模型的基础上,把库仑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以及普朗克量了理论运用于原了系统,建立了氢原子理论,得到氢原子的内部能量为:(3)(3)式表示氢原了能量的数值是分立的,不连续的。当原了从一个稳定状态跃迁到另一个稳定状态时,发射的单色光谱先的波数为:(4)me4(11m2n2比綾(2)式和(4)式,玻尔得到理论上的里徳伯常数为:理论=7^=1-0973731xl°7m_I6£()/?C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己经知道氢原子光谱有着更为复杂的结构,巴尔末公式也只能作为一个一级近似的规律。在最子力学建立之后,原子光谱才得到了较完善的解释。

4、本实验仅研究氧光谱的可见光部分。利用摄谱仪把氢光谱和铁光谱并列拍摄,以铁谱线(已知各条谱线的波长)来作为“光谱尺”,并通过阿贝比长仪来对氢谱线进行测量。在具体计算时,可以利用内插法来近似计算出波长值。当谱线分布在很小范I韦I时,可以认为谱线的排列和它们在照相底片上的距离是成正比例展开的,若要测定某一氮谱线的波长人,nJ"以线查出此线邻近的另两条铁谱线的波长入、A2,如图1用比长仪测出它们的距离,用公式求出Axod2~dd%-d、d—cl人=人+(入-人)一L图1氢谱和铁谱图然后再将各谱线的波长值代入公式(2)中,求得里德伯常数,并计算

5、平均值后,与公认值比较。需要说明的是,铁谱图给出的波长是常温下空气中的波长,而一般给出的值都是真空中的值。因空气的折射率为1.00029,因此真空中的波氏为仏=1.00029总Rh的计算只须把所求得的2旳处值和对应的n值代入巴耳末公式中即口J算出。3、实验装置(1)棱镜摄谱仪棱镜摄谱仪外形如图2,其基本组成部分有:导轨1,机炖2,电极架3,光源聚光镜4,狭缝5,入射光管6,棱镜旋转手轮7,出射光管8,摄影箱9,机眾(内有色散棱镜)10,看谱管11。另有哈得曼光阑,形状如图3,其主要目的是在拍摄谱线时,移动光阑来使氢光谱和铁光谱冇个相对的

6、图2棱镜摄谱仪错位,有利于识谱和读谱。(2)交流电弧发生器当打开电源开关后产生高频高压,使两电极间产生放电,点燃电弧。因电极是铁制的,所以电极产生的光谱为铁光谱。图3哈得曼光阑(3)氢光灯用来提供氢原子光谱,但耍注意的是,用调压器调节电压吋,电压不可过高。4、实验步骤(1)熟悉摄谱仪和交流电弧发生器各部件的作用;(2)开启电弧发生器,激发纯诙光源(上电极为纯铜,下电极为纯恢),并调节聚光镜4及电极支架3,使光点止射到狭缝5上;(3)将看谱铮装于支架8上,观察铁的谱线,并与标准铁谱对照,找到425.0130/”的铁谱线,转动棱镜旋转手轮7

7、,使Z处于看谱窗口的中间位置,此时棱镜旋转手轮的刻度值大约在42.0度(参考值)左右,这样,在拍摄时,就可以将可见光区域的谱线全部拍摄到底片上了;(4)关闭电弧发生器,保持电极架以及聚光镜位置不变。当以上步骤调整完毕后,就可以进行光谱的拍摄了,由于氢光灯管与狭缝的相对位置教难调整,故先进行氢光谱的扌白摄。(5)打开氢灯,调节变压器到合适位置,移动灯管支架位置,用看谱管观察谱线直至最亮;(6)取下看谱管换上摄影架,装上内有底片的摄影盒,物镜的焦距为13.5,暗盒角度为11.5°,板移为45。并调节哈得曼光阑,打开曝光开关进行红光谱的拍摄(

8、曝光吋间约为4分钟);(7)移走氢光灯,移动哈得曼光阑,使用另一相邻孔,打开曝光开关进行铁光谱的拍摄(曝光时间约为40秒);(8)到暗室冲洗底片,用比长仪测定巴尔末系各波长,计算里徳伯常数,并与公认值比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