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演变

浅论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演变

ID:46745105

大小:7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演变_第1页
浅论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演变_第2页
浅论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演变_第3页
浅论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演变_第4页
浅论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演变继往开来六十年绪论内容提要论述建国以來在政治影响下中国外交的演变论述建国以来在经济影响下中国外交的演变论述建国以来在文化影响下中国外交的演变论述建国以来在军事影响下屮国外交的演变建国以来中国外交的发展是继往开来的中国外交的辉煌成就关键词建国后中国外交发展影响因素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继往开来正文建国以来,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可以说,1949年至今的中国外交史是一部辉煌的历史。无论是政治上,文化上,还是经济上,中国的对外交流一直在进步。由此可见,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对中国外交的演变起到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下面,我将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国际形势五个方

2、面简要分析一下建国以来屮国外交的演变。(-)政治与中国外交演变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性质决定它外交政策的制定。二战后,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美苏对立的雅尔塔体系形成。以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不承认中国。中央领导人根据这一国际形势以及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性质和现有实力制定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废除建国前一切不平等条约,彻底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拒绝承认国民党政府之前建立的一切外交关系,并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建国后第一年就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及《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和大连的协定》、《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3、的协定》。中苏建交对中国初期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年,中国与其他16个国家建交。1954年6月,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o1954年6刀周总理访问印度、缅甸,先后发表中印联合声明、中缅联合声明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关系的基本准则。1954年,瑞士H内瓦会议中,中国在会议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向全世界宣告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加强了中国同

4、亚非国家的团结。会后,许多亚非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随着屮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屮国登上联合国舞台也就成为谁也无法阻挡的必然趋势。经过多方努力,1971年10月25日,在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得以恢复。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美苏争霸激烈,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的改善成为两国共同的愿望。1971年,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进行会谈,达成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协议。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并同中国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承认只有一个中国。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

5、给日本极大震动,1972年9月田屮角荣访华,9月29日周总理和田中签署联合声明,宣布结朿中日两国之间敌对状态,正式建立外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将我国基本外交政策调整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除此Z外,还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奉行不结盟政策;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等。外交政策的调整,使中国的外交又得到进一步发展。苏联解体后,中国同俄罗斯等15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20世纪70至90年代,中国与东南亚所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成为重要合作伙伴。在南亚,中国和巴基斯坦、尼泊尔、

6、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中美、中日关系也得到迅速发展。2000年,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土耳其,中土建立“新型伙伴合作关系”。2000年十月,“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45个国家元首和部长参加。国家主席江泽民提出“中非建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除此之外,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始终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履行理事国的职责纵观建国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其中蕴含着鲜明的政治因素,即社会主义革命理想、反帝民族主义和强调阶级性,稳定性。这些政治因素对于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行有着重要的功能性影响。(-)经济与中国外交演变自古弱国无外交。一个国家的综合

7、国力决定外交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外交方向。而综合国力的核心就是经济实力。建国以来,我国尤其注重经济的发展与外交活动的结合。以经济发展促进外交进步,以外交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在经济外交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中日关系的发展。中日关系是典型的以民间交流促进官方认可。新中国成立初期,日本政府加入美国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一直采取敌对政策,在经济上封锁禁运。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对其采取了“大力发展民间交流,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