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审计风险形成原因及控制

浅论审计风险形成原因及控制

ID:46746218

大小:6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审计风险形成原因及控制_第1页
浅论审计风险形成原因及控制_第2页
浅论审计风险形成原因及控制_第3页
浅论审计风险形成原因及控制_第4页
浅论审计风险形成原因及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审计风险形成原因及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审计风险形成原因及控制一、审计风险的涵义与特征(一)审计风险的含义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存有重大错报和漏报的财务报表,审计后却认为该重大错报和漏报并不存在从而发表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的风险。(二)审计风险的特征1审计风险的客观性。审计风险的客观性是由审计工作的判断性质决定的。审计风险与其他风险一样,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审计风险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经过审计人员的努力,审计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不可能完全消除。2审计风险的潜在性。审计风险的潜在性是指审计风险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审计风险

2、潜伏于审计过程之中。它是不明显的,并且它的显现是不确定的。审计风险涉及面广、影响大,往往此处发生,带动别处发生,产生互为联动的效应。3审计风险形成全过程的多因素性。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如:注册会计师选择客户时存在聘约风险、制定审计计划时有计划不充分的风险等等。4审计风险的可控性。注册会计师要为其审计意见的正确性承担责任的风险,然而现代审计的指导思想,从制度基础审计发展到风险基础审计表明,注册会计师职业界并未被越来越多的审计风险所吓倒,而是逐步向主动控制审计风险的方向发展。二、审计风险形成

3、的原因(一)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观原因1审计方法对审计风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审计方法模式滞后,审计方法仍停留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阶段;统计抽样的局限性。审计样本难以代表总体的特征、判断抽样法自身风险等:审计操作不规范。审计时不按操作规程做,审计报告辞不达意,严重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对审计的权威、信誉带来一定的风险。2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审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有限性、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力和执业水平、利益驱动影响等等带来一定的审计风险。(二)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1客观

4、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现代审计的对象十分复杂,金融衍生工具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导致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也更加复杂失察的可能性也随着增大;审计内容增加,现代审计不仅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审计,也包括对一些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既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又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运作效果进行评价,这些都会增加注册会计师做出正确的审计结论的难度:会计核算业务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财务会计的内容,诸如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破产会计等新内容不断出现,要比传统的财务会计更具挑战性,为

5、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2法律环境对审计风险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我国当前的审计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使审计人员面对审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无法可依。也形成了审计风险。我国相关法律对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特别是追究民事责任的相关条款太笼统,缺乏相应的司法解释,加大了审计风险。3社会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而审计人员又不能觉察所造成的风险。即使审计人员确认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合理或在关键环节上失控,其提出的修正建议是否能够真正适合被审计

6、单位的经营活动。也会形成一种修正风险。三、审计风险的控制(一)审计风险的宏观控制加强会计审计法规制度建设。切实贯彻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尽快以审计法为基础,制定国家审计准则和实施细则。把风险控制作为审计准则的重要内容,使审计工作有章可循,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二)审计风险的微观控制1引入风险管理的模式。首先,事前审计风险的评估。其次,事中审计风险的控制。再次,事后审计风险的评价。2加强内部控制。就是从治理控制方面,企业领导应制定完善的组织结构、生产计划、预算制度、生产控制制度、产品开发计划、质量控制

7、制度、人事控制、报告制度等等控制制度的程序和方法;从会计控制来说,加强各种授权控制、文件记录控制,会计记录方法及其凭证传递程序,以及独立的审查核对,不相容职务的分离等的程序和方法。3制订周密的审计计划。审计计划包括组建审计小组、审计事前的了解与测试、审计范围的确定、程序的确定、方法的确定。4审计取证的控制。审计证据要具有相关、重要、胜任、充分的特性,不但要求认真、谨慎依法地取证,以科学的方法认真分析证据、鉴别证据。而且必须取得审计方、被审方、报告使用方(有时是委托方)三方认可。实际工作中,审计的重要取证

8、材料,须由被审单位主管签字、盖章、并留底保存,这种方法十分必要,双方对一些重要证据当场签证,可避免事后的许多纠纷。(三)审计风险综合控制1方法、手段综合化。审计风险的因素是多样的,不可能靠单一的方法解决,逐步采用新的经济技术论证方法,如价值工程法,净现值法、量本利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网络计划法等方法广泛运用于各审计部门,对审计风险起到抑制作用。2审计取证渠道综合化。审计取证过程往往十分复杂,尤其是在搞事前审计时,除了对被审单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