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王昭君形象在戏剧作品中的嬗变

浅论王昭君形象在戏剧作品中的嬗变

ID:46746723

大小:6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王昭君形象在戏剧作品中的嬗变_第1页
浅论王昭君形象在戏剧作品中的嬗变_第2页
浅论王昭君形象在戏剧作品中的嬗变_第3页
浅论王昭君形象在戏剧作品中的嬗变_第4页
浅论王昭君形象在戏剧作品中的嬗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王昭君形象在戏剧作品中的嬗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王昭君形象在戏剧作品中的嫗变作者简介:崔海龙(1988—),男,汉族,山西省吕梁市人,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一、绪论作为丿力史名人的王昭君,她的故事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传播,而历史的记载,却只冇《汉书》以及晚一些时间出现的《后汉书》。木文旨在整理和宏观把握戏剧作品中的王昭君形象,希架通过昭君形象在元代的《汉宫秋》、明代的《和戎记》、清代的《吊琵琶》以及现当代的《王昭君》几部不同时代的戏剧作品里的嬉变,窥探出王昭君形象嫗变阐释出的一些启示。(一)昭君出塞和番的故事原型昭君出塞的故事,儿乎家喻户晓。东汉班固

2、的《汉书》最早记载这个史实,《汉书》有三个地方写到昭君出塞和亲,《汉书》成书Z后,南朝范晔的《后汉书?南匈奴传》增添一些新的血液使得昭君形象更加生动形象,同时具体化了昭君的容貌「'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汉元帝见到昭君“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乎韩邪单于三次入朝觐见汉帝,并且在第三次入朝也就是公元前33年提出“愿婿汗氏以自亲”,于是也就有了最初的“昭君和塞”的故事。(-)昭君文化形象的初步生成东晋葛洪所撰的《四京杂记》,使得昭君的文化形象得以初步生成。葛洪为《西京杂记》作的跋道出了编写此书的目的“以补《汉书》之缺”%1。1、

3、设定了“画工之祸”的情节。南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最早提到了昭君和画工的关系。在《西京杂记》中,昭君与汉元帝Z间有一条鸿沟,需要一个矛盾冲突来解决。所以有宫女必须要行贿画工,这样才能有好的画像,因此画工毛延寿的出现更显得合情合理。2、昭君从历史人物到文学形象的转变在《西京杂记》里,特别在小说中,王昭君开始成为主要关注的对象。因为设立了“画TZ祸”的矛盾冲突,为后代马致远的《汉宫秋》里的爱情悲剧创设了一定的条件。二、昭君形象在《汉宫秋》中的完美演绎马致远的《汉宫秋》是最早取材于昭君和番的戏剧作詁。他不仅仅吸收借鉴了《西京杂记》等前人的文学成就,木身也进行

4、了一番探索。(-)对历史题材的使用和创造1、马致远笔下的王昭君其身份确定为一个“庄农人家”。剧本的第一折里王昭君就说岀了她的出身是“父亲王长者,平生务农为业。母亲生妾时,梦月光入怀,复坠于地,后来生下妾身。年长一十八岁,蒙恩选入后宫”②。2、在作品中马致远添加了一部分对二人爱情的描写。他将前人描写的昭君出塞马上弹琵琶的情景移植到冷宫中,道出了得以与汉元帝见面的缘由。从这里我们能体会到作者马致远的写作意图,在残酷的政治背景之下,作为一个朝代的最高统治者连自己的一个爱妃都保护不了,让其远嫁匈奴和番,何等可悲,这就为为昭君形象渲染了典型的悲剧气氛。3、《汉宫秋

5、》改变了以往昭君故事的结局。昭君在远嫁匈奴的路途屮,为了守节,在番汉交界处的黑江,投江殉国,结束了自己的人生。三、其他戏剧作品中的昭君形象(-)明代传奇《和戎记》到了明代,同样出现了大量昭君戏,影响较大的要论《和戎记》相比较《汉宫秋》,《和戎记》冇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昭君的出身。在这里,昭君的出身有了很大提高,她的父亲由原来的“务农”升为“越州太守”。这样的改动被以后昭君题材的很多作品传承。2、昭君的出身也决定了她在汉宫里的地位。在《和戎记》里,昭君摇身成为众人仰慕的“皇后”。这样的社会地位,在之前的戏剧屮是不曾出现的。3、新的情节出现

6、。找昭君的替身者“宫人萧善音假扮昭君,出塞议和。好景并不长,三年后,毛延寿识破了假昭君,唆使匈奴要真正的昭君。迫不得已,昭君踏上了和番之路。也正因为让一个朝代的皇后去和番不太可能接受,所以后来的作甜仍然将昭君地位定在皇帝妃子的位置上。4、在逼迫匈奴立下降书降表,杀掉毛延寿之后,投进乌江而死。并且“太白金星命土地变为白雁,为昭君传书元帝。”王昭君托梦给汉元帝,令其娶了昭君的妹妹王秀真。这一新的情节的植入,最终有了大家普遍容易接受的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清代的《吊琵琶》清代尤侗创作了描写昭君的戏曲《吊琵琶》。在文本中,以昭君为主,直接让昭君唱出自己的悲怨之

7、情,同时鲜血淋淋的痛斥那些朝廷软弱无能之辈和奸佞小人。在《吊琵琶》里,昭君与元帝的爱情已经是事实,在昭君决定投江Z前唱道:“渡江而死公无吊,女子卿受不得冰天雪窖。这魂魄啊,一灵儿随着汉天子伴黄昏;这骸骨呵,半墩儿交付番可汗埋青草至死都不忘元帝,至死都把自己与元帝的爱情看的那么巫要,哀婉凄惨的爱情无不令人悲叹。在表现昭君爱恋元帝Z外,作者还表现了昭君的另一种泼辣的悲怨Z情,在这点上较前人更细微地道出了昭君出塞的矛盾悲怨之情。也让我们看到了昭君更真实的一种情思。(三)现当代的《王昭君》同名话剧《王昭君》是曹禺先生晚年创作的历史剧之一。曹禺先生创作的昭君新形象

8、不同于以往戏剧舞台上的形象。其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在曹禺先生笔下,昭君俨然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