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有氧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

浅论有氧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

ID:46747617

大小:6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有氧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_第1页
浅论有氧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_第2页
浅论有氧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_第3页
浅论有氧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_第4页
浅论有氧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有氧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有氧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摘要有氧运动能活动人体全身各组织、器官、系统,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机能,对大学生心肺功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有氧运动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变化。并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去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变化。有氧运动不受场地、器材、季节限制,大学生做起来简便易行,行之有效,宜广泛开展。高校在积极开展有氧运动的同时,也应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词有氧运动健身操心理健康大学生0引言2012年5月25日,是第13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北京在5月250-5月27日为大学生开通“系一条绿丝带”精神健康就诊

2、绿色通道,并邀请国内知名精神疾病专家开展大学生新健康讲座,为大学生朋友带来一次心理瑜伽的洗礼。当代社会已经充分认识到身心健康对培养人才、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性。有氧运动活动强度不大,时间较持久,能活动人体全身各组织、器官、系统,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机能,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起到重大的作用。实践表明,在大学各式各样体育活动中,有氧运动是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比较简便、有效的锻炼方式。有氧运动不受场地、器材、季节限制,大学生做起来简便易行,长期坚持有氧运动锻炼的学生,心情平和,不急不躁,所以本文就体育锻炼中的有氧运动对促进大学生生理心理健康的作用、效果,以及有氧运动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锻

3、炼方式、方法予以展开讨论。1概念界定1.1什么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长时间进行运动训练的能力。其特点是,训练强度相对较小,一般心率在130次/分钟-150次/分钟。经常进行有氧运动的锻炼者应该是精神饱满,体力充沛,渴望参加活动,每次练习后稍有疲倦和肌肉酸痛感,但经过休息能很快恢复。若感到精神不振,头晕,胸闷,则说明负荷过大,应及时和老师商量并调整锻炼计划。有氧运动不仅是发展大学生体力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发展心理、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1.2有氧运动的时代特点有氧运动是现今大学体育教学的主要课程,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快走、慢跑、竞走、滑冰、长距离游泳、骑自行车

4、、打太极拳、健身舞、跳绳/做韵律操、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等。有氧运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心肺耐力。在运动时,空气中的氧,首先经过呼吸器官而弥散入血液,红细胞内含的血红蛋白即与氧结合,而后再经循环系统,使血液沿血管流到肌肉组织附近,这里红细胞释放出氧,氧又经过一次弥散进入肌肉组织,肌肉中的糖原、脂肪在酶的作用下利用这些氧进行有氧代谢。从呼吸系统来说,肺通气量若大的话,相应吸入体内的氧必然多。吸入体内的氧量的多少不但和肺通气量有关,而且还与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的匹配有关。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机体可以提升氧气的摄取量,能更好地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坚持进行有氧运动锻炼,氧气能充分酵

5、解体内的糖分,还可消耗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大学生在有氧运动过程中获得的运动体验是复杂、多种感知觉参与的综合反映。通过有氧运动可以快速消除大学生对自己消极的认知,发展信心,化解消极的突发事件。1.3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至今尚不统一。随着世界性精神疾病率的上升,为了教育和引导公众主动关注心理健康,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了10条心理健康评价标准:有足够的安全感;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生活理想切合实际;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

6、绪;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虽然人们所站的角度不同,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但都存在一些共同之处,那就是: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良好个性、良好处世能力和自我潜能最大发挥的心理特质结构。另外,在理解心理健康的涵义时,我们必须明白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对心理健康有不同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心理健康的标准也会发生相应变化。1.4人的心理与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与体育活动之间是个双向影响关系。从事不同项目体育活动对人的不同心理过程有特定的要求,作

7、为结果,从事不同项目体育活动反过来也促进了个体相应心理机能的发展。毫无疑问,进行这些体育项目活动将助于上述心理机能的发展。在注意、情绪和个性心理等方面也是这种双向作用的关系。1.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原国家教委曾对12万名大学生身体健康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调查显示,23.3%的学生因心理压力而患心理疾病。大学生在离开家庭之后,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充满了对社会和人生的向往和幻想,但还不完全具备应付各种社会事务的能力。因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