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浅谈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ID:46751408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结构减震控制技术_第1页
浅谈结构减震控制技术_第2页
浅谈结构减震控制技术_第3页
浅谈结构减震控制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结构减震控制技术【摘要】结构减震控制就是通过在结构上安装耗能能减震装置减轻或抑制结构由于外载荷作用引起的反应,该技术最初应用于机械、宇航、船舶等T业领域。1972年,美籍华裔学者姚治平(YaoJ.T.P)首次将结构控制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随后,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迅速发展,冃前已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且近30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结构减震控制可以冇效减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所引起的反应和损伤,并且在对风力灾害的抵抗上也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关键词】减震;结构减震控制;耗能减震装置引言:地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们就为抗拒这种自然灾害而奋斗。随着科学

2、技术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预防与抵抗地震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而是通过调整或改变结构动力特征的途径,改变结构的慮动反应,有效地保护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结构减慮控制技术作为抗御地震的一种有效方法,也得到了发展和应用,并成为比较成熟的技术,结构减震控制方法改变了通过提高结构刚度、强度、和延性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的传统方法,。传统结构抗震方法是通过增强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强度、刚度、延性)來抵御地震作用的,即由结构本身储存和消耗地震能量,这是被动消极的抗震对策。由于地震的随机性,人们尚不能准确的估计未来地震灾害作用的强度和特性,按照传统抗震方法设计的结构不具备自我调节功能。因此,结构很可能在地震作用

3、下不满足安全性能要求,而产生严重破坏或倒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结构减震控制根据是否需耍外部能量输入可分为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智能控制和混合控制。其中,被动控制指在结构的某些部件附加耗能装置或子结构系统,或对结构自身的某些构件作构造上的处理以改变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而且因其具有构造简单、造价低、易于维护及无需外部能源支持等诸多优点,所以引起工程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应用开发的热点,因而许多被动技术日趋成熟,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被动控制不需要外部能量输入提供控制力,控制过程不依赖于结构反应和外界干扰信息。合理有效的减震途径是对结构施加抗震装置(系统),由抗震装置与建筑共同承

4、担地震作用,即共同储存和消耗地震能量,以调节和减轻结构的地震作用反应。这是积极主动的抗震对策,也是日前抗震对策中的重人突破和发展方向[1]。结构耗能减震的实质是在结构中设置耗能构件或耗能装置,它们能为结构提供较大的耗能机制,地震时大量消耗输入构件的震动能量,有效衰减结构的地震反应。对于混合式耗能构件,主要是综合上述二者的原理,同时利用刚度改变机制和阻尼耗能机制进行消能抗震。对于位移相关型的摩擦耗能构件、钢件非弹性变形耗能和材料塑性滞回变形耗能,主要是通过附加耗能构件的滞冋耗能來消耗地震输入能量,减轻地震作用0对于速度相关型的材料粘弹性耗能和液体阻尼耗能,耗能构件作用于结构上的阻尼力总是与结

5、构速度方向相反,从而使结构在运动过程中消耗能量,达到耗能减震的H的。耗能减震是最常用的被动控制系统之…。耗能装置(元件)和支撑构件共同构成耗能部件,装有耗能部件的结构称为耗能减震结构[2][3]。结构耗能减震技术是在结构物的某些部件(如支撑、剪力墙、结点、联结缝或连接件、楼层空间、相邻建筑间、主附结构间等)设置耗能装置或原件,通过耗能装置产生摩擦,弯曲弹塑性滞回变形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输入结构屮的能量,减少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结论:地震发生时,地向运动引起结构的震动反应,结构吸收了大量的地震能量,能量的耗散必经过转换(一般转换为动能或热能等形式)才能实现。传统的抗震结构体系,容许结构及承重构件

6、(柱、梁、结点等)在地震中出现损坏,这一损坏过程就是能量的消耗过程,而结构和构件的严重损坏或倒塌,就是地震能量转化或消耗的最终完成。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传统的被动耗能方式己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而与之相对,采用积极耗能方式的耗能减震技术更大的提高和保证地震中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性。安全耗能减震结构在小震和设计风载荷作用下处于弹性状态,从而保证结构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向主体结构提供足够的刚度;在中震、大震及强震作用下,耗能装置(元件)率先进入耗能状态,产生较大的阻尼,耗散地震输入结构的大部分能量,而主体结构不出现明显的弹塑性变形,并迅速衰减结构的动力反应(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从

7、而保证其在强震或强风灾害作用下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参考文献:[1]亓兴军,李小军,刘萍.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综述[J]・工业建筑,2006,08:59-63+100.[2]姚谦峰,陈平,赵冬.结构减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3:42-44.[3]李勇军,王英红.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发展[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1,06:49-50.[4]张虹宇•试述土木工程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