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叛逆心理

浅谈中学生叛逆心理

ID:46758544

大小:5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中学生叛逆心理_第1页
浅谈中学生叛逆心理_第2页
浅谈中学生叛逆心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生叛逆心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叛逆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耍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屮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但青少年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父母教育失当是导致其叛逆心理产主的主要原因。一、产生成因1、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家庭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要求自己的孩了绝对地服从,不能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因此,孩子不会或者很少把父母当作自己的倾诉对象,其至对家长的盛气凌人感到很反感好和厌恶。2、家长认识上的错误家长认识上的错识,造成教育方式不当。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常识,对子

2、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孩子有了过失时,不是与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误,商量补救办法,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错误时感到孤立无援,产生叛逆心理。3、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沟通,产生思想矛盾随着青少年的成长,孩子独立意识渐强,希望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而很多的家长缺乏耐心,总认为孩子做不好,花了时间却没办好事情,于是家长就什么事情都一手包办。或者某些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只是下一些严格的规定来约束限制子女的行为。父母与子女之间长期交流和沟通的缺乏,就导致了叛逆心理的产生。二、主要对策1、

3、止确对待孩子的叛逆心理孩子的叛逆是青春期的一个阶段性特点,并不是孩子不懂事了、学坏了,只要我们正确的对待孩子特殊时期心理的变化,并多和孩子交流,用理智的心态去宽容孩子、容纳孩子,你会发现他们只不过是个做错事情的孩子。人生在世孰能无错,不要因此就给孩子判了刑定了不可原谅的罪。2、尊重和信任孩子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尊重和信任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平视他们的叛逆行为,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因此,作为老师,也要做到以下几点:(1)、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尊心是人性的顶峰,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十分形象地指吐对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

4、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些论述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只要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热爱学生,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就会增强信心,向着好学生的方向努力,最终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好学生。(1)、学生与老师在道德人格与法律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所以,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对学生冷嘲热讽、不对他们进行心理施暴,做一个合格的老师。(2)、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因此,我们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模一样的人,更不要强迫学生按我们的意愿行事,做一个毫无主见的“傀儡”,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人才。3、培养

5、和塑造良好的性格不良的性格有许多种,每一种性格的形成都与其他性格特征相互联系,孤僻可能与狭隘相伴,怯懦又以自卑为伍,而性格的自我完善水平又标志了一个人的心理成熟水平,完善性格是一个人终身的课题,生命的质量最终也是以性格完美的程度来衡量的。因此调节、培养和塑造学生的性格,应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结构。由于青春期的学生易冲动,做事缺乏周密性的思考,不记后果,情绪、性格也处在不稳定阶段,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性格,为他们指引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