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高考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二轮复习专题卷

人教版历史高考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二轮复习专题卷

ID:46759194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上传者:U-25249
人教版历史高考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二轮复习专题卷_第1页
人教版历史高考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二轮复习专题卷_第2页
人教版历史高考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二轮复习专题卷_第3页
人教版历史高考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二轮复习专题卷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高考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二轮复习专题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二轮: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卷)1.(2017·湖北荆门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胡雪岩(1823~1885)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商界人物。他以开钱庄起家,办药局,开丝行,贩运粮食、军火,坐收渔利,迅速成为商界巨擘。他会逢乱世,结缘权贵,纳粟助赈;延洋匠,引设备,参与洋务;筹饷械,借银款,力助左宗棠西征;开设国号药局,声名远扬。后因功受左宗棠保荐,获得朝廷特赐二品顶戴,特准紫禁城骑马。胡雪岩的经商才能、处世韬略,一直为世人所称道,甚至被尊称为“商圣”。连鲁迅先生也称其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商人”。胡雪岩在为人处世方面有许多常人所不及之处,对人情世故了解得通透,手腕活络,方圆兼具:善于笼络人心,并投其所好;能以宽和博取信任,以博爱网罗人才;笑脸巧迎人,懂得慷慨也善于回收。他有自己一整套卓有成效的经营艺术: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局,并善于造势;商业眼光独到,果断涉足能赚钱、赚大钱的大生意;善于识人、用人;善于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善于做招牌、做场面;热心公益事业,融商业活动于国家大事之中。胡雪岩从一介布衣一跃而为富可敌国的“大清财神”,创造了一个传奇。——摘编自杨茜彦《胡雪岩的启示和智慧》(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胡雪岩所面临的经营环境。(2)结合材料,概述胡雪岩经营之道给近现代企业发展带来的借鉴作用。答案 (1)环境:清代商人群体(徽商)的发展;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处于由传统向近代转型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政局大动荡时代;中国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民族工业产生并获得发展等。(2)作用:胡雪岩继承了传统徽商的经营理念和特点,融合了儒家思想的精髓。这些对近现代企业建立以人为本、谋求整体利益的价值观,对树立企业诚信,规范员工行为和工作方式以及建立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借鉴作用;其融贯中西的经营管理思想,对近现代企业引进先进的人才、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以及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亦有借鉴作用。解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晚清时期中国的阶段特征、历史背景来考虑。(2)主要从胡雪岩的经营理念融合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和将中西经营理念融合的角度考虑其对于现代企业发展的借鉴作用。2.(2017·河南洛阳高三统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878~1885年,曾纪泽因为通晓“洋务”,先后担任驻英、法、俄三国公使,活跃在外交舞台上。当时洋务派中不少人,在对外交涉中,一味鼓吹“以夷制夷”,幻想“联英制俄”或“联俄制日”等。曾纪泽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各邦虽外和内忌,各不相能,而于中华,则独有协议谋我之势。何也?一邦获利,各国均沾。”因此,他认为:“邦交不可以常恃”。同时,他也认识到,对西方列强不能“尊周攘夷之言以鄙之”,也不能“ 自恃中华上国而欺凌远人”。1879年10月,崇厚擅自与沙俄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以下简称“原约”)。清政府迫于舆论压力,拒绝签约,并将崇厚革职,判斩监候。对此,沙俄进行外交恫吓和军事威胁,而英法美德等国也反对治崇厚罪,以免中俄战争爆发,危及他们在华利益。在此情况下,清政府改派曾纪泽赴伊犁进行中俄交涉。谈判时,曾纪泽坚持“力争分界,酌允通商”的原则,力争改约成功。面对沙俄的威胁利诱,欺蒙哄骗,曾纪泽据理力争,极力维护民族尊严与利益,虽有一些商业上的让步和赔款,但修改后的条约要比原约强得多。——摘编自李宜霞《论曾纪泽的主要外交思想及其外交实践》(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曾纪泽的外交思想并分析其形成的条件。(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曾纪泽参与中俄交涉取得成功的原因。答案 (1)思想:对列强不抱幻想;主张外交平等或反对传统的夷夏外交思想;据理力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条件:民族危机的加深;反思洋务运动外交思想;长期担任驻外国公使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2)原因:崇高的民族责任感;不畏强暴,据理力争;灵活的谈判技巧;丰富的外交经验。解析 (1)第一小问思想,根据材料“西方各邦虽外和内忌,各不相能,而于中华,则独有协议谋我之势”“对西方列强不能‘尊周攘夷之言以鄙之’,也不能‘自恃中华上国而欺凌远人’”“面对沙俄的威胁利诱,欺蒙哄骗,曾纪泽据理力争,极力维护民族尊严与利益”进行归纳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条件,从近代中国社会的阶段特征和曾纪泽的经历来回答。(2)根据材料“在此情况下,清政府改派曾纪泽赴伊犁进行中俄交涉。……虽有一些商业上的让步和赔款,但修改后的条约要比原约强得多”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得出其原因。3.(2017·山东临沂高三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04年,上海商人朱爵谱打算在海门设厂,张謇利用自己的状元及“总理通海一带商务”的身份,两次上书商部,说朱爵谱“因羡生贪,因贪生妒”“利令智昏,无理取闹”,要求商部命令朱爵谱“另行择地”。结果朱爵谱被迫放弃计划。1907年,张謇在崇明建成大生分厂,并向商部申请了“二十年内,百里之内,不准别家另设纺厂”的特权。……为了建设家乡,张謇将大生集团的大量利润投入南通的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中,创办了师范、农业、商业、医学、纺织等专门学校以及一大批中小学校,兴建了博物馆、图书馆、气象台,还举办慈善事业。——唐正才《历史原因分析切忌简单化》(1)大生纱厂于1922年之后转盈为亏,因大量负债无力偿还而破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张謇投资社会事业?答案 (1)原因:依赖官府垄断市场,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意识和竞争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量外资企业进入;社会事业投资太大,企业负担太重。 (2)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方面从兴办教育的必要性。张謇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愿望,企业和企业家应当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些积极的方面回答;另一方面从包办南通的社会事业,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最终拖累企业发展,这些不利的方面回答。4.(2017·河南濮阳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严复(1853~1921),甲午战争爆发后,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等文,反对守旧,主张维新,大声疾呼:“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也。”翻译《天演论》,号召救亡图存,“与天争胜”;主办《国阐报》,协办通艺学堂。戊戌变法后,翻译《原富》《法意》等,传播西方经济学与逻辑学,并通过按语一抒胸臆。他是个很好的学问家,晚年却参与政治活动,弃长就短,弄巧成拙。1915年他列名筹安会(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御用团体),喊出“以筹一国之治安”的口号。其时,“治安”“安定”等词汇已被袁世凯所僭擅,成为镇压反对者的口实。正因为有像扬度、严复这样知名度高的人为袁世凯称帝鸣锣开道,袁世凯才能够做成皇帝梦,尽管好梦不长。严复等人这样做,我想他是以历史为镜鍪,不愿意看到中国历史怪困转动得更快,把更多的生灵裹进万劫不复的深渊。既然如此,不如权且拥袁称帝,借助于变法残留下来的影响,以图徐徐变革。其后的历史演化的事实证明严公所虑并非杞人忧天,“洪宪皇帝”驾崩后的一茬茬总统,一个比一个专制,一个比一个独裁,一个比一个草菅人命,并不见哪一点优于袁世凯。他们与袁世凯唯一的区别不过是打着共和的旗号罢了。——摘编自王澍《中国近代著名人物败笔拾遗》(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的历史贡献和地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对严复晚年的政治活动的态度并予以说明。答案 (1)贡献:翻译西方著作,宣传近代思想文化;阐述变法道理,推动维新变法。地位:近代西方文明的传播者;中国近代文明的开拓者。(2)态度:既对其加入筹安会,为袁世凯称帝造势感到惋惜,又对其意图予以肯定。说明:袁世凯复辟帝制,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因而严复的行为不可取;但是,严复的行为又符合其渐进改良、君主立宪的维新主张。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弗朗斯瓦·魁奈(1694~1774),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他在《谷物论》中说:“决定国家财富多少的,并不是货币财富的多少。认为即使损害有利的贸易,也要禁止王国货币的流出,那不过是基于有害的偏见所产生的意见。”在《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中还说:“只有农业才是满足人们需要的财富的来源,只有农业才能创立保卫财富所必需的武装力量。”在《农业国经济统治的一般准则》中认为:“必须维持商业的完全自由。因为最安全,最确实,对国民和国家最有利的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政策,在于保持竞争的完全自由。”他对东方思想资源的引用和吸收给西方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他开创了一个新的学派。马克思对魁奈的《经济表》进行了修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经济表。后来许多的经济学理论,如计量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分析”等,可以说是魁奈《经济表》的某种复兴。 ——摘编自陈文斌主编《品读世界思想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魁奈的主要思想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魁奈的思想进行评价。答案 (1)主要思想:只有农业才能增加国家财富,国家应重视农业的发展;主张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货币财富对国家财富的积累无决定性作用。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受中国经济政策的影响;魁奈的个人经历。(任答3点即可)(2)进步性:魁奈的思想促进了重农学派的诞生;成为马克思的经济表和世界其他经济理论的思想基础。局限性:单纯强调重农而忽视货币经济的作用,略显偏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