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中探究验证中成长

猜想中探究验证中成长

ID:46769844

大小:7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猜想中探究验证中成长_第1页
猜想中探究验证中成长_第2页
猜想中探究验证中成长_第3页
猜想中探究验证中成长_第4页
猜想中探究验证中成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猜想中探究验证中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猜想中探究验证中成长参赛组别:小学科学组作者姓名:吴实德邮政编码:735000联系电话:13299386829——浅谈科学课中猜想•验证设计的策略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南苑小学职称:小学一级电子邮箱:jqwshd@163.com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验证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思想方法,所谓猜想・验证是指研究者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等,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然后通过实验、推理对推测情况进行验证的思维方法,

2、它是一种合情推理,属于综合程度较高的带有一定直觉的高级认识过程。它作为一种理性思维的形式,是科学研究屮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已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科教学和科学研究Z中。《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能运用已有的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可见,猜想•验证是科学探究的程序之一,它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学生在探究之前对研究问题所进行的一种科学预见性思

3、考,又是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的前提根据,是学生确定研究方向、选择实验方法和实验材料的基础,可以为收集信息,分析、处理和解释信息提供一个大致的框架。而且,科学探究的结论也是围绕着猜想•验证进行的,探究报告最终需要对猜想是否得到验证作出明确的结论。毫无疑问,让学生进行科学猜想•验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大的积极意义,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呢?下面本人就科学课屮猜想•验证设计的策略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猜想验证欲望。科学课是…门探究体验性很强的课程

4、,教学中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发现并提岀问题。创设符合客观事实的问题情境,使创设的情境对学生的猜想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暗示性,这样在猜想吋,学生就会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不至于凭空设想、胡编乱造,做岀一些漫无边际的猜想。例如在教学《测量摆的快慢》时,教师通过创设以下情景来引发学生的猜想:师:生:师:情况下,(课件出示几幅荡秋千图)大家看,这个你们不会陌生吧?荡秋千。这三位同学,他们都自以为是荡秋千的高手,在没有人帮助的都说口己荡的秋千是最快的,你

5、认为是哪位同学说得对呢?我认为是1号同学。生:师:为什么你这样想?生:因为他一开始时倾斜的最厉害,这就好比我们骑口行车,坡度越陡,冲下来就会越快,所以他荡的速度会最快。师:你认为是这个秋千摆动的幅度,我们把它叫做摆幅。摆幅越大,摆就……生:摆幅越大摆得就越快,摆幅越小摆得就越慢。师:这是你的意见,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生:我认为是3号,因为3号秋千的绳子最短,摆动的路线也最短,用的时间就短,所以摆得会快些。师:师:师:你认为是和绳子的长度有关,绳子越长……绳子越长,摆得越慢;绳子越短,摆得越快。你不但发表了意

6、见,还表明了这样想的理由,这样说很好!(发现还有不同意见)你呢?生:生:我认为是2号同学。因为重的物体落得快一些,而他比较胖,所以摆得会快一些。师:也就是说和秋千摆动的重量有关。生:越重摆得就越快,越轻摆得就越慢。在上述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景虽然用吋极少,但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很强的生活性,能迅速激发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在这样一个极具生活化的情景中呈现出的科学问题,巧妙地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的有效猜想行为。二.充分设计体验展示,开发学生猜想验证潜力。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

7、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心理学家鲁宾斯坦也指出:“任何思维,不论是多么抽象和多么理论的,都是从分析材料开始……”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总结法则,但在这过程中必须提供丰富具体的物质载体,作为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例证。但是,一个人的经验往往决定着对某一问题的思考,我们的学生在科学课堂上也是如此。学生在课堂上要来研究的问题,往往是他们一知半解或是陌生的。要作出猜想,除了要积极思考以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有关这个问题的经验支持。对于小学生来说,最有意义的猜想是在学生充分活动、拥有白己的观

8、察的基础上捉出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采取形象生动的教学,提供足够的有结构材料,让孩子们在体验中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在他们的摸索过程中教师给予帮助和引导,再充分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可以极大地开发学生的猜想验证的思维能力。例如:蜡烛在瓶子里会燃烧多长时间?学生回答:10秒、30秒、6秒、20秒(这些猜想没有根据,仅仅是学生直觉,没有生活经验)我先组织学生实验,捉出另一个问题:出示大小不同的几个饮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