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决策模式的中国实践

渐进决策模式的中国实践

ID:46775113

大小:6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渐进决策模式的中国实践_第1页
渐进决策模式的中国实践_第2页
渐进决策模式的中国实践_第3页
资源描述:

《渐进决策模式的中国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渐进决策模式的中国实践…由户籍制度演变看中国公共政策决策特点公共政策决策是政策周期的笫三个阶段。其定义是,在已经产生的、并且対认定的问题会带来影响的政策方案中作出选择。与议程设定与政策建构相比,公共政策决策既带有相关性也具有特殊性。而建国以来屮国户籍制度半个多世纪的演变,实质上表明,屮国公共政策决策以渐进模式解释更为合理。1户籍制度演变历程八籍制度是中国政府対人和户实施管理的传统手段和措施。建国以來,户籍制度的演变反映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坏境的变革发展,显现了屮国公共政策决策的特点。户籍制度人致经历了形成、发展与初步改革三个阶段。1.1形成阶段建国后至1958年,我国实

2、行的是户口自由迁移政策,公民迁移非常活跃。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会通过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宪法》都规定人民冇迁徙自由。1958年1刀9LI,笫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我国第一个户籍管理法规)))《屮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从此,八籍管理被纳入法制轨道。我国八籍制度正式形成。1.2发展阶段从1958年Z后,通过一系列严格控制农村户口迁入城市、小城市户口迁往人城市的制度措施,城乡二元结构最终确定。1958年9月,屮央精简干部和安排劳动力5人小组发出了《关于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工作中儿个问题的通知》,明确限

3、制小城市户口迁往大中城市。1962年12刀,公安部发布《关于加强户口管理丄作的意见》,对大城市人口实行特别控制的体制由此开始。1975年修正后的《宪法》取消了关于公民迁徙自由的条文。1977年11J1,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确立了处理户口迁移的原则,规定对/从农村迁往市、镇(含矿区、林区等,下同),由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从其他市迁往北京、上海、天津三市的0进行严格控制。至此,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非农业户口0与/农业户口0的二元户籍管理结构正式形成。1.3初步改革I-一届三中全会之示,为解决落实政策人员、返城知青和精简干部、职工的/落户0问题,

4、国家有关部门调-整了/农转非0政策,把/农转非0的控制指标由原來的1.5j,调整为2j01989年10月15日,国务院批准了公安部制定的《临吋身份证管理暂行条例》,并于当刀起在全国施行。我国居民身份证制度由此正式确立。1998年7刀,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屮儿个突出问题的意见》,适当放宽两地分居夫妻的户口迁移条件。这一文件的岀台为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之后,全国各省、自治区、n辖市开始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推行户籍改革°2006年国务院14部门组成6个调研组,分赴全国12个省市,就户籍改革展开综合调研。调研组认为,进一步深化户籍改革,已经具备了许

5、多有利条件,时机基本成熟。户籍改革深化,呼之欲岀。2小国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中国八籍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其形成、演化与变革的过程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与客观环境中展开地,具冇深刻的实践性与广泛的适应性。2.1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制度构成要件1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户口登记条例》,标志着城乡有别的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正是在《户口登记条例》制定前后,中国政府确立了一系列与其相关的具体制度措施。这些制度与户口制度以及迁移制度一起,构成了屮国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体系的全部内容,并成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制度构成要件。2.2户籍制度的运行口标是缓和现实的政治与经济危机

6、,其形成的内在原因是维持社会稳定在建国初期,为肃清国内反对势力,屮国政府在城市推行户口登记制度,并捉出《特种人口管理的暂行办法》.1956年秋天,不少省份出现粮食大虽欠收,大批农民试图进入城市寻找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为缓解城市不堪重负的紧急事态,中国政府接连发出防止农村人口盲日流动的指示。山以上两个事例,我们可以发现,八籍制度的最终形成是一•系列行政举措持续作用的结果,而中国政府提出这些行政举措的初衷均在于缓和现实的政治与经济危机,维持社会稳定。1.3户籍制度对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起到了主导性作用屮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不是现代化过程屮自然形成的政治经济现象,更不是历史演

7、化的客观要求,而是中国政府的一系列行政举措所造就的社会形态。这些行政举措实际上是中国政府的政策工具,而且属于强制工具。人为操作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屮烙F了深刻的印记,而户籍制度则使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制度化、规范化,并最终成为屮国政治生活的常态。户籍制度对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起到了主导性作用。2.4在户籍制度决策中,政府是唯一主体在上文所阐述的户籍制度演变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各级政府是公共政策决策与公共政策建构的唯-主体。而在议程设定阶段,虽然可以看到包括知青在内的其他主体,但农民作为八籍制度的直接彫响对象并没有被包括在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