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低能耗绿色建筑探究分析

漫谈低能耗绿色建筑探究分析

ID:46775606

大小:6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7

漫谈低能耗绿色建筑探究分析_第1页
漫谈低能耗绿色建筑探究分析_第2页
漫谈低能耗绿色建筑探究分析_第3页
漫谈低能耗绿色建筑探究分析_第4页
漫谈低能耗绿色建筑探究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漫谈低能耗绿色建筑探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漫谈低能耗绿色建筑探究分析摘要:本文探讨了,在生态危机及环境恶化的压力下,低耗能的绿色建筑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通过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界定和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绿色建筑发展历程及评价体系的畅述与分析,针对我国绿色建筑目前所遇到的技术支撑力度不够、相关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实际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区域绿色建筑节能数据库系统和加快绿色建筑立法等尝试性建议,希望能为中国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关键词:绿色建筑;低能耗;能源;标准体系;可持续发展目前据统计,我国400多亿平方米的城乡建筑中,有98%为高耗能建筑,新建的建筑群中

2、,有95%为高耗能建筑。人们在享受现代建筑文明和城市文明带来的快乐和满足的同时,也逐步意识到建筑给人类与自然所造成破坏的严重性。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对于我国来讲就变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现代建筑能重新回归自然、亲和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专家和学者们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并且以低能耗为主导的绿色建筑在实现上述目标的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随着各种建筑节能技术的完善以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推广,低能耗的绿色建筑时代已经悄然来临。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与作用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并

3、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来,人们对环境、能源消耗和人类居住环境等问题的思考就未曾停止过。世界各国都提出了绿色建筑的理念,并建立了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将绿色建筑明确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TI]。作者认为,绿色建筑就是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安全、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和工作空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绿色建筑在生命周期内的利用率。二、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及技术评价标准体系(1)绿色建筑的发展历

4、程。美籍意大利建筑师索勒瑞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之后,美国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了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应协调发展的概念,并阐述了建造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它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正式确立。20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绿色建筑的初步探索,建筑电讯派开始对建筑的大胆思考和对自维持住宅的研究,似乎向全球宣告:包豪斯建筑学派后的建筑革命要来临了[2]。(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目前,世界各国都结合自己的区域、能源和技术手段等客观因素,分别制定了符合自己国家战略的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也有

5、一些国家直接引用他国的评价标准体系,如美国的能源与环境先导的绿色评估体系(leadershipinen2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丄EED)评价标准,已经被7个国家引用。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有英国的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uildingresearchestablishmentenvironmental、aseessmentmethod,BREEAM)、美国的LEED和加拿大的绿色建筑挑战2000(greenbuildingchallenge2000,GBC2000)体系等[3]。三、我

6、国绿色建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绿色建筑技术支撑力度不够。虽然我国在绿色建筑和建筑环境保护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我国经济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很难或者根本无法深入开展绿色建筑事业。只有极少数发达地区开展了绿色建筑方面的技术评价以及制定了相关管理政策,不少地方尚未将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工作放到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由于各个建筑实施主体以至广大人民群众均缺乏绿色建筑的基本知识,因而难以保证绿色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渗透力和普及力度。(2)地方行政监管职能缺失。由于前面所讲激励政策

7、和法律法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使得地方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也不明确,似乎很多机构都有权力管理,但又存在许多盲点,致使政府承担公共管理的建筑环境保护职能的缺失。个别地方甚至放任自流,该管的没管住。从绿色建筑和环境保护事业本身来看,绿色建筑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个人或部门是很难或者根本没有权利和义务去实施绿色建筑所要完成的使命,而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执行者应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必须把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和政策绩效评估指标当中去,与政府的行政绩效直接挂钩。只有地方政府树立了正确

8、政绩观、科学发展观、绿色建筑观,才能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关系。地方行政激励机制的建立和监管机制的有力实施,才是整个绿色建筑宏观政策落实的关键。(1)缺乏统一的新技术推广和交流机制。在西方发达国家,绿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