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声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

浅谈美声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

ID:46777654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美声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_第1页
浅谈美声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_第2页
浅谈美声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_第3页
浅谈美声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美声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美声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摘要:随着音乐的不断交流和发展,民族声乐也在变化中前进,它在继承了优秀的艺术文化精华的同时,还极具特色地将西方的美声结合在了民族声乐中,使得我国的民族声斥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因为我国具有非常明显的民族特点,不管是语言述是文化,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再结合美声的方式,民族声乐将会呈现新的发展前景。本文就美声以及它的唱法技巧等进行分析,最后谈论美声在民族声乐屮的应用。关键词:美声民族声乐运用美声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它是一种独特的唱法,也拥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些唱法赋予了歌声不同的表现形成,也赋予了英特别的内涵,给人以特别的艺术享受。正是因为

2、如此,才对音乐的唱法冇着不同的交流,我国的民族声乐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和不一样的审美观。一、美声和民族声乐美声,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是美好的歌唱,代表了一种演唱的风格和一种发音的方式,而这种发音的方式不同于我国原有的发声方式,这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充分利用了人体的发声原理,这样则能够很好地调动人身体的作用为发声做准备,对于气息的处理非常合理,其至于会出现一种明亮、丰满、松弛的音乐质量,在文艺复兴时期到现在,经过了几百隹的发展,经过不断的细心钻研、探究,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发声方式。[1]民族声乐目前是以我国音乐院校中民族声乐为代表的,它和民谣、说唱等都是不同的,但是其

3、中最为突出的是它继承了这些的优点,然后自己独树i帜,又吸收了西方美声发音的特点,最后形成的就是现在表现出来的民族声乐,可以说其内容非常丰富,是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的新民族歌唱艺术。民族声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过程,从口然流传,到传统的声乐专业,再到与西洋声乐相结合的阶段,其中变化都是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的。二、美声唱法的技巧声乐的基础就是歌唱,这是人家都认同的,想要歌唱就必须要对自己的气息进行控制,如何进行有效的发音,发出什么样的音,都是需要经过刻苦训练的。想要完成一次好的声乐演唱,就需要加强锻炼。所以美声在发声上有着非常严格的训练体系,这能将气息还有发声

4、的方式控制得非常好。首先就是气息的控制,这是•种呼吸的方式,美声唱法的基本元素,在具体实际中看,气息的控制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很难。气息要求饱满,控制非常灵活,演唱者需要采用胸部的扩张来推动气息的吸收和放出,从而满足演唱的需要。这种方式能够使得隔膜运动的速度不一样,导致出现的声音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歌唱不是需要嗓子,而是需要对气息的完美控制,合理利用。还冇就是对吐字冇一定的要求,民族声乐中耍求必须吐字清晰准确,对字的清晰度耍求较高,美声则更为圆滑些。[2]三、美声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从目前的世界音乐的发展情况来看,美声是目前最为科学的发声方法,所以在对歌曲的演唱

5、时,采用的次数也最多。在借鉴了美声的发声方法后,很多唱法的特点都有了明显的融合。科学的演唱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这宽广的演唱音域,华丽而优美的声音质感,都使得其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同时,随着民族歌曲美声化的趋势,很多带有民族特色的歌曲,韵味十足且非常宏大,在现代出现的次数也越来越多,积极借鉴新时期的美声唱法,能够将其带入到民族声乐中去。(一)呼吸法的运用自古就冇气沉丹出这一说法,在演唱界这种说法就更为普遍。美声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首先需耍做到的就是呼吸法的运用。虽然民族唱法的呼吸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和外国传入的美声呼吸法相比,要求还是太浅层次,对于歌唱者的呼吸开发不够,气息

6、的控制也不是很严格,更不用说理论上的指导。这就导致了歌唱者在发音上显得较为单薄,没有强大的穿透力。世界男高音帕瓦罗蒂的声音极具穿透力,和他长期的美声发音和气息的控制分不开。这种呼吸法在民族声乐中已经被渐渐采用,极人地提高了民族声乐的气势和力量,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优秀作品,如肖友梅的《问》和贺绿汀的《嘉陵江上》,都是采取了和美声唱法结合的方式。(-)真假声混合前面也提到我国民族声乐的唱法都是依赖于戏剧、歌谣等,在发声上基木上采用的都是真声唱法,单纯的真声唱法对于嗓子的要求很高,气息支撑上也显得不够,有时候高音很难上去,因为声音的位置全部在口腔,音质较差。真假声的交替很好地

7、弥补了这些缺点,民族唱法的演唱音域明显开阔了许多,这样也能够很好地推动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展。四、结语总乙不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声乐固有的唱法,它们都只是一种笼统的划分,我们并不能够给予充分的、科学的、合理的界定,如果非要限制它们在歌唱上的自由发展,那么势必会阻碍我国声乐的发展。不论是美声还是民族声乐,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完美的。参考文献:[1]杨晓青•“民族唱法”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四大不同[J]•美与时代,2015(03)・[2]翁季福•提高初学者对歌唱声音的鉴赏及发声技巧的认识[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1)・(作者简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