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许地山散文的范式

浅谈许地山散文的范式

ID:46778285

大小:5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许地山散文的范式_第1页
浅谈许地山散文的范式_第2页
浅谈许地山散文的范式_第3页
浅谈许地山散文的范式_第4页
浅谈许地山散文的范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许地山散文的范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独特的“许地山式”美感许地山是现代作家、学者,也是“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的文学创作以小说与散文见长,但无论是他的小说述是散文,读来都别有一番奇特浪漫滋味,那是许地山式的美感。翻看许地山的散文,浓郁的宗教气息扑面而来,其散文的宗教意识涉及儒、佛、道及基督多派,兼收并蓄儿大宗教的教旨精神是其散文最大的特点。《鬼赞》中作者因人死后不辨世间观感、不受时间拨弄而称赞鬼最有福,借鬼之口来表达作者向往佛家修行的六根清净的极致境界。在《愿》中妻子直呼“我愿你作无边宝华盖,……,能成全一切世间等等美善事。”既表达佛家思想,也体现基督教的博爱

2、万家情怀。而《海》把人生比喻为茫茫大海中失控的孤舟,当面对困境,“我们只能把性命先保住,随着波浪颠来播去便了”,这是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儒家精神在许地山的作品中主要体现为天下大同理想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这两方面在批判恃强凌弱的《小俄罗斯底兵》和提倡做于民有益之人的《落花生》中都得到很好的表现。各宗教思想既有相互补足之处,却也不免有所冲突,体现在许地山散文中不免令人深感其思想之矛盾复杂。其实不然,细读其文章就会发现,他的散文所叙述的内容多离他真实人生的体验较远,多是以宗教为载体经过艺术加工后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对人民生存的极致关怀,处处体现

3、的是''为人生”的“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从这点上来看他的散文有着唯一的创作主旨。《小俄罗斯底兵》和《万物之母》批判军阀和战乱给百姓带来痛苦;《愿》中作者直愿做形骸融散的精盐使一切有情得尝咸味,这是其牺牲自我成全世间人幸福的博大之爱的体现;《公理战胜》讽刺帝国主义强权的虚伪;《蝉》和《三迁》表现的是对苦难人的同情……许地山写人间苦难、写生本不乐,他的笔是人民之笔。他的作品表现出杂合各派宗教思想的复杂性,只是因为他在用宗教来纾解对世界的失望,用宗教来指引一条适合人民生活的路,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对人最真切的关爱。他在“为人民”的写作主旨的指导下

4、,借宗教的外衣和艺术的装饰,表现对人的终极道德理想的认识,他试图通过笔来描绘他心中的乐土,那里不再是生本不乐,不再是人生既苦,这支笔寄托了他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并且,许地山的散文是智慧的散文、人生的散文,其中充满饱经风霜的睿智之言。他的文章多是对他所接受和思考的人生哲学的议论,表达的是他对宇宙、自然、生命、生活的理解。我们知道许地山的一生多波折,家庭变故迭起。他身逢乱世、幼遭丧乱、四处飘零、异域求生、青年丧妻……过早体会人生百态和生活苦辣,使他对人生有着别于一般人的特殊体悟,这些生活的直接体验表现在他的作品中,呈现出的是他对于生活的独到理解

5、。《爱就是刑罚》中“刑罚”是爱的直接体验,若无真爱情何须受心灵的伤害,这是在写新婚夫妇的生活体验,告诉大家“爱的刑罚”其实也是幸福生活的添加剂;《蜜蜂和农人》讽刺人类的自私,倡导人们学习蜜蜂无私互助的精神;而《信仰底哀伤》讲述的是天才的养成之道;《难解决的问题》批评对爱情轻率的态度,提倡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等等。这部分充满积极意义的作品是历经生活磨砺的他的第一手生活体悟,那是智慧之语,是走过人生的沧桑之语,对于生活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当然,许地山的作品中也不乏悲观消极的作品,但,无论是哪类作品我们都能从中体味出他的百味人生。读其悲观之作,

6、则思其悲观之因,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品其积极之言,则学他从容面对人生。除此之外,许地山散文的艺术性创作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首先,他善用宗教用语和描写异域风情来表达哲思,创造出神秘浪漫的氛围。从《头发》中庄严神秘的铺发为路的宗教仪式到《七宝池上的乡思》中令人联想翩翩的长着翅膀的迦陵频迦、平静人心的天笙曲、池边成行的宝树等,他的笔渲染了一个神秘虚幻的世界,这世界似乎友好却也令人止步,正是这种欲得而不可得的诱惑,令其散文别有一番魅力。其次,他的散文经常使用简单的意象来表现抽象的哲理。《暗途》中用灯的意象来说明人在险境中,应该直面危险,借自身去

7、洞照一切,见机行事,才能保全自身。《补破衣的老妇人》借破衣和老妇人两个意象来表达作者对人世的思考:人之经历就像是一件“破衣”,人们在世间忙忙碌碌不过像“补破衣的老妇人”那样,“东搜西罗,无非是些绸头、布尾,只配用来补补破衲袄罢了”。作者正是巧妙地借用意象,将人生的道理阐发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再次,其散文的用情之诚,用语之质,也让其散文尤为动人。许地山散文“爱”的主题非常明显,对妻子之爱,对人民之爱都让他表现得淋漓尽致。《愿》中作者直愿做形骸融散的精盐使一切有情得尝咸味,这是其牺牲自我成全世间人幸福的博大之爱。《我想》写的是妻了死后,丈夫

8、内心的极致之痛,通向极乐园的爱情之路已随爱人的死而荒芜,爱人的身影遍寻不到只能在记忆中搜索;《爱流汐涨》写妻子死后丈夫痛入心扉,默默啜泣。这两篇是许地山借文中人之口表达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