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滹南遗老集》【文化研究论文】

读《滹南遗老集》【文化研究论文】

ID:46806110

大小:6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8

读《滹南遗老集》【文化研究论文】_第1页
读《滹南遗老集》【文化研究论文】_第2页
读《滹南遗老集》【文化研究论文】_第3页
读《滹南遗老集》【文化研究论文】_第4页
读《滹南遗老集》【文化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滹南遗老集》【文化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化硏究论文•读《漓南遗老集》我最初读《溥南遗老集》,已经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日前找山来又翻翻,仍然觉得有清新气。所谓清新,是能言己之所见,不顺着老路,人云亦云。人云亦云的话未必就不对,但最常见的是对着所谓圣贤唱颂歌,气盛而调卑,多听难免烦腻,所以没什么意思。兼往深处远处追求,情况还不只是没什么意思。先秦是处士横议的乱世,其实也是盛世,随着秦的统一,过去了。秦始皇得李斯之助,用烧和活埋等办法,求车同轨、书同文字,成效不小。但汉刘邦取而代之之后,还有伏生老头子为《尙书》复辟,这是秦皇的思想大一统并没有实现。思想的近于大一统,是文景之治以后,学术思想的是非象是大势

2、已定,就是处士,张口、执笔也总当是诗云、子曰了。都是诗云、子曰,有好处,是省脑力,有关是非的问题就不必再想。但也有坏处,一是头脑渐渐会僵化,二是错了就只好长期错下去,如人际关系的三纲就是这样。象凤毛麟角,东汉末出了个王充,依传统应该说是实的,他疑是虚;依传统应该说是没问题的,他偏要问,偏要刺。信的大流之中忽然冒出个疑来,这是清新。汉以后,这样的清新不多了,所以就是偶而出现…两篇发点牢骚的文章,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之类,我们也应该视同拱壁。《濾南遗老集》不只是一两篇,也不只是牢骚。作者喜深思,有主见,即使越山常轨也说,所以就是在今天也还是値得一读。读其书,应

3、该知其人。作者王若虚是金朝末年人,曾任国史编修官,撰《宣宗实录》,入为直学士;还曾出使西夏。他字从之,号慵夫,藁城(今河北藁城县)人,地在漓沱河之南,又因为入元成为金的遗民,所以自称淖南遗老。对于他的学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金元之间'学有根抵者'实无人出若虚右,吴澄(元朝著名学者)称其博学卓识,见之所到'不苟同于众,亦可谓不虚美矣。”博学,指通经、通史并通集部的文,卓识即见不苟同于众,两者相比,后者更値得注意。他的为人也有値得说说的。据《金史》卷一二六本传,他金亡后不仕,住在正定。年七十,由两个儿子忠和恕陪侍,东游泰山。到黄呱峰,在萃美亭休息,跟同游的人

4、说:“汩没尘土中一生,不意晩年乃造仙府。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其后遣忠回家,让恕陪着,找个合意的地方,“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这死法是禅家的,他在书中大力“辨惑”,也许就是禅家呵佛骂祖精神的延伸吧?《溝南遗老集》四十五卷,包括《五经辨惑》二卷,《论语辨惑》五卷,《孟子辨惑》一卷,《史记辨惑》十一卷,《诸史辨惑》二卷,《新唐书辨》三卷,《君事实辨》二卷,《臣事实辨》三卷,《议论辨惑》一卷,《著述辨惑》一卷,《杂辨》一卷,《谬误杂辨》一卷,《文辨》四卷,《诗话》三卷,《杂文》五卷;《杂文》最后附很少的诗,据王复翁序,是由元好问《中州集》抄来的。除了最后《

5、杂文》五卷以外,前四十卷都是辨惑性质。所谓辨惑,是认为有些旧传或旧说有问题,不应该随声附和,仍旧信以为是。疑多数人长时期之所信,程度有深有浅。英国牛顿为苹果落地而不飞升生疑,法国笛卡儿为感知世界(包括自我)是否实有生疑,这类疑是程度深的。王若虚的疑,程度没有那样深;就槪括方面说,他也相信有所谓圣人和圣道,一般人应该以之为师。至于下散为个别,他就“本诸天理,质诸人情”(王鹊序中语),有所疑,或认为不对,就指出来,说自己是怎样看。自然,这“自己”的看法也不能百分之百的可取;甚至有的往而不返,流为偏见。如对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就是这样,辨惑多到十一卷,并且竟至于说:

6、“司马迁之法最疏,开卷令人不乐O然千古推尊,莫有攻其短者。惟东坡不甚好之'而陈无已、黄鲁直怪叹'以为异事。呜呼!吾亦以千古雷同者为不可晓也。安得知苏公者,与之语此裁!”(卷三十四)这说得显然就过了头,其来由是只取小疵而忘了大醇;何况所指摘之小,有的并不是疵。如卷十二有这样一条:“《孔子世家》赞云:’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大圣人道德光被万世,虽鄙夫孺子皆知之矣,而迁因读书始想见其为人之大槪,非所宜言。”这样说,是不听其言,不见其行,就应该知其为圣人,真是迂陋得太可笑了。在这类地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评论比较公允,是:“扌咅击司马迁、宋祁,似未免过甚,或乃毛

7、举故细,亦失之烦琐。然所摘迁之自相牯,与祁之过于雕斫,中其病者亦十之七八。”十之七八也罢,甚至少到十之一二也罢,我以为,我们今天读,都可以不必计较;我们的所取主耍应该是,对于正经正史,以及象太史公司马迁这样的大人物,他也敢疑,并且有疑就敢说。当然,由我们现在看,他的求真求是精神还延仲得不够远,因为他还没有问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等为什么就必须尊为圣。但处世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王若虚是十二三世纪的人物,我们应该承认他享有一种所谓时代局限的权利。其实就是我们,又何尝没有时代局限?前些年,不少人造了反,改称孔子为孔老二,痛骂;但更値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不管死活一齐骂,而是有选

8、择,可骂的骂,不可骂的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