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肝合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炎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软肝合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炎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ID:46814070

大小:7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8

软肝合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炎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_第1页
软肝合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炎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_第2页
软肝合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炎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_第3页
软肝合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炎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_第4页
软肝合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炎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软肝合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炎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软肝合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炎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作者:牛建海,牛大维,王建军,张波【关键词】肝郁脾虚;肝炎后肝纤维化;软肝合剂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病因所致肝损伤的创伤愈合反应,是慢性肝病病理发展过程中的-部分,也是肝硬化发展的前奏曲和必经的中间环节[1],我国以慢性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引起的肝纤维化最为常见。近几年,笔者自拟软肝合剂,用于肝炎后肝纤维化的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于2004年11刀一2006年9月对83例肝郁脾虚型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①肝炎及肝纤维化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5月上海召开的肝纤维化专题研讨会纪要中

2、肝纤维化及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诊断。②中医辨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肝郁脾虚证候标准制定。其中主证为脫腹胀满、乏力纳差、胁肋不适或疼痛;次证为面色晦黯、便澹、舌苔腻、脉弦细涩。凡具备2项主症、2项次症或1项主症、3项次症者均判断为本证。1.2纳入及排除标准综合以上诊断标准,年龄在25〜65岁,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中两项以上升高25%以上,病程2年以上,近8周内未接受系统治疗的患者可纳入本观察,并排除非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纤维化、有出血倾向或出血史、大量腹水、肝性脑病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1.3-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

3、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30〜62岁,平均(42±21)岁;病程2.5〜10年。对照组41例,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25〜63岁,平均(42土⑼岁;病程4〜8年。2组入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4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软肝合剂(白术、炒慧及仁、生牡蛎、大腹皮、槟榔、党参、丹参、茵陈、茯苓、干姜等组成,本院制剂室生产),每次1袋(相当于原药材18g),每H2次,饭前口服。对照组服用复方鳖甲软肝片(内蒙古福瑞中蒙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19991011),每次4粒,每H3次。在治疗期间

4、停用其他相关治疗药物,3个月为1个疗程。1・5观察指标与方法每月观察记录症状、体征的变化及疗效;每半月复查1次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疗程结束后复查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酶(HA)、III型前胶原肽(PIIIP)、IV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并行肝脾B超检查。1.6疗效标准显效:中医症状、体征积分于治疗后减少50%以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有两项以上于治疗后下降$25%;脾肋上厚度比治疗前下降0.5cm以上(大于5cm者)或恢复到正常(小于5cm者)。有效:屮医症状、体征积分于治疗后减少20%〜50%;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于治疗后有两项以上下降210%且<25%;

5、脾厚度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显效标准。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1.7统计学方法所有变量以x±s表示,2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所有统计均用SA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2治疗结果2.12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中显效率达到45.2%,总有效率为92.9%;而对照组的显效率仅为26.8%,总有效率为63.8%o2组间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表12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Olo2.22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从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来看,治疗组在治疗后胁痛、乏力、纳差、腕腹胀满、便澹、面色晦黯等积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和对照

6、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O.05),见表2。表22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O.05,W<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O.05,▲▲P<O・01(下同)o2.3脾脏增人的改善情况治疗前2组均有部分患者B超检查脾肋上厚度增加,治疗后均有改善,其中治疗组显效率为56.5%,总有效率为82.6%;而对照组显效率为21.1%,总有效率为63.2%。2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O.01),见表3o表32组患者脾脏增大改善情况比较(略)2.4治疗后2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治疗组治疗后

7、肝纤维化艸项指标均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HA和LN无明显变化(P>0.05),PIIIP和IVc于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o见表4。表4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略)2.5治疗后2组肝功能指标改变情况2组患者在治疗后ALT.AST较前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2组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