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群文,爱上阅读

爱上群文,爱上阅读

ID:46824748

大小:27.4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爱上群文,爱上阅读_第1页
爱上群文,爱上阅读_第2页
爱上群文,爱上阅读_第3页
爱上群文,爱上阅读_第4页
爱上群文,爱上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爱上群文,爱上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爱上群文,爱上阅读——浅谈群文阅读的实践与思考礼河实验学校罗建娟这一两年,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自己的教学现场尝试着群文阅读教学,也越来越多的教学活动出现大量的群文阅读教学的课例。但不得不说的是,儿童对于群文阅读的热情是否高涨,他们是否愿意读、乐意读、善于读呢?儿童需要轻松快乐的阅读。如何让语文课内阅读与课外群文阅读有效地融通,让儿童更主动地、快乐地、广泛地阅读,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与研究。心理引领:快乐而积极的阅读状态群文阅读要让儿童主动地、快乐地、广泛地阅读,战略上,儿童阅读是自由的,“别把读书当回事”;战术上,“要把

2、读书当回事”,儿童阅读是有章可循,心中有标的。教育就是自由与规范间的平衡。我们称之为“快乐而积极的阅读状态”。如何心中有标呢?以下分享几个儿童阅读的心理机制。(一)暗示机制童年的阅读,“拿下”很重要。群文阅读以一个侧重点,有意识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书或文章,有针对性地获取知识,才能激发儿童较高的阅读积极性,才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吸收有益的知识营养。这就需要教者在指导重点阅读的时候就要有所暗示,启示儿童相关联的课外内容还要精彩。(二)移情机制在童年时代,阅读时的感受有时比阅读的内容更重要,长大后当时的情景可能模糊了,但是那种感受还在。所以适时适

3、当地给儿童读书,坚持21天以上,使之形成习惯,一定会有收获。当我们赋予书某种情感的时候,它对儿童的意义也就不一样了。(三)期待机制“越得不到越想争取”是人的普遍心理,可以通过讲“半截子故事”引发儿童自主阅读的兴趣,可以藏一些高于他现有水平的文章,比如学完《轮椅上的霍金》后,儿童对于《时间简史》这本书非常感兴趣,教师不妨挑一些简单的内容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从而培养儿童的阅读期待。(一)奖励机制如果能够将自己最喜爱的课外阅读内容介绍给同学听,会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就像是以自己最喜爱的书籍来款待朋友一般,令人精神愉快。所以这里所指的奖励不是指奖品、积分等感性奖

4、励,而是思辨兴趣,即让儿童有发表的机会,讲讲他所感兴趣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儿童发表意见的时候我们要愉快地倾听,最好面部充满笑容,对表达能力、表述内容等不要要求过高,加以鼓励、表扬,和儿童“聊”。如同坐在马车上,轻松地看到马车走过一条小道,走着走着,我们恍然看到小道旁边的大树林,自然不刻意,但却又是精心不随意。总之,当儿童出现某些现象的时候,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让心贴近他们的心,去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然后顺应他们的要求,做出调整、引导,快乐而积极,才是教育的自然追求!行动原则:多文本的组合及呈现方式“多文本的组合和呈现”是群文阅读有别于单篇教学的一个显著的特征

5、,教师在选篇组合时首先要确定主题是否是儿童感兴趣或贴近生活的,否则儿童跳了很久摘不到桃,自然会兴味索然。儿童如果只读《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只能留下儿童头脑中对于小嘎子“调皮、耍赖、不讲道理”的印象或者评价,但如果加入原著中的《嘎子的乐趣》、《小战士》、《爱枪的小侦察员》、《小兵张嘎夺枪记》和《智斗鬼子》等多文本的阅读,则可以给儿童们头脑中留下“勇敢、机智、智慧、爱好广泛以及积极向上”的较完整的人物印象认知。有了这样的认知,这是单篇文本是无法达到的,也只有通过多篇的文本阅读才可以达到这样的认知。这或许就是群文阅读教学最朴素、最简单的一个标准:只有多篇文

6、本才可以达成这样的认知。反之,我们则可以这样思考:如果单篇就可以达成的认知,使用多文本阅读去达成是没有必要的,即便使用了多文本教学,也只能是“伪群文阅读”,这样无助于提升儿童的阅读素养,更为严重的是增加了儿童的阅读负担。如果一节群文阅读课,真正尊重儿童的需求,尊重儿童的权利,就不应该让儿童非要按照教师的节奏一篇篇全部阅读,教师也没有必要非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一篇篇与儿童讨论或者讲解。就如作为首倡者的赵镜中先生所言:“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儿童有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有权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主题、内容来学习;有权决定用何种语文形式来呈现自己的观点”。所以,衡量一节合

7、适的群文阅读课,我们非常有必要看看教师在组合文本时的方式以及呈现文本的方式,是否还是在不尊重儿童实际需求、不尊重群文阅读教学实质的情况下“我行我素”,继续在传统的单篇教学的模式中摸爬滚打。具体操作:指导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融通(一)课内与课外阅读的对比对比是最容易启发思考,帮助领悟的。只要对比得恰当,越对比,理解得就越清楚,印象越深刻,掌握得越牢固。比如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一首(常记溪亭日暮)是课内的,一首(昨夜雨疏风骤)是课外的,就可以采用对比法进行阅读教学。先让儿童理解两首词的大意,然后想象画面,对比两首词的感情基调的不同:第一首感情基调是轻松、

8、愉悦、幸福,第二首是沉重、悲伤、抑郁。接着,适时提问:为什么同样是写景,抒发的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