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康复的相关生物力学与治疗

颈椎病康复的相关生物力学与治疗

ID:46836658

大小:6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颈椎病康复的相关生物力学与治疗_第1页
颈椎病康复的相关生物力学与治疗_第2页
颈椎病康复的相关生物力学与治疗_第3页
颈椎病康复的相关生物力学与治疗_第4页
颈椎病康复的相关生物力学与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颈椎病康复的相关生物力学与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颈椎病康复的相关生物力学与治疗护理与康复学院康复一班王雪峰201114140122前言:随着现在生活工作的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由于颈部过度疲劳而引发颈椎病。如青少年,白领等由于坐姿不良,枕头过高过低等。本文主要探讨颈椎病康复的生物力学特性初步研究。在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中,刃针•牵引•推拿按摩等非手术方法都是力学特性相关的康复方法,这些方法都涉及病变主治的生物力学特性。不同的方法显示出不同的生物力学特性,获得的治疗效果也不同。现在国内多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讨论,少见讨论生物力学的依从性。本文采用牵引和推拿按摩的方法,比较

2、进行治疗,对不同康复方法的力的依从性进行探讨。主题:背景:非手术疗法治疗颈椎病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都涉及到力学作用,尤其是颈椎牵引及推拿按摩的力学性质更加显著•目的:通过比较牵引和推拿按摩与单一牵引对颈椎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对不同康复方法中力的依从性进行探讨•设计:病例对比观察•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中心•对象:选择2002-10/2003-07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中心门诊就诊的符合非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52例,均自愿参加观察•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方法:①实验组采用牵引和推拿按摩术相结合

3、的方法•牵引1次/d,30min/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一两个疗程•推拿按摩8〜10min/次,1次/d,5次为1个疗程,治疗一两个疗程.②对照组则采用单纯的牵引方法.采用颈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选用表中临床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3大项目作为评分标准•根据治疗前后评分计算改善指数:改善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后由医师进行评定改善指数•显效:临床症状、体症明显改善,对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影响小;有效:临床症状.体症有改善,工作、学习部分受影响;无效:临床症状、体症无改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同

4、治疗前•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干预效果•结果:颈椎病患者52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比较: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颈椎治疗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6.431土3.212,13.147土3.036(t=4.676,P<0.01)],K实验组患者颈椎功能改善指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0.505±0.163,0.368±0.145(t=3.860,P<0.01几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干预效果比较:实验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80.8%,46.2%)

5、o由于颈椎可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旋转运动,不断地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而逐渐出现退变,所以它的发病机理也较复杂。颈椎病是引起上肢疼痛、麻木甚至头晕的最常见的原因,也可视为正常生物力学平衡的破坏。近十年来,随着影像学与生物力学的发展,人们对神经根的压迫、椎间盘的退变、突出后病理转归及其病理与临床联系的认识不断深入,对临床各种治疗的方法的认识有所发展。神经根型颈椎病目前在马来西亚是临床上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多为颈椎间盘退变,椎间关节异常增生或肥大.颈椎关节及韧带的松动或错位,黄韧带的增厚及向椎管内形成皱摺,这些

6、病理性因素与膨出或突出的椎间盘一同均可对颈神经根形成压迫,刺激或压迫了颈神经根等组织而产生的一组颈肩臂疼痛综合征。近年来,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有明显的增加的迹象,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已经成为人类主要面对的疾病之一。目的:此研究专注于刃针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探讨刃针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同时为患者提供一个简单、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收集于2010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马来西亚绿林中医联合诊所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严格的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共纳入70例,刃针治疗组35例;

7、毫针治疗组35例。刃针治疗组采用刃针结合推拿法,根据症状及影像学诊断选定1〜8个进针点。在刃针把力平衡失调的软组织因素解除后,配合推拿手法。术后1日,交代患者颈部自动活动,以防软组织粘连后影响疗效。刃针推拿疗法4天重覆1次,3次为1疗程。一个疗程后及两个疗程后个别进行疗效总结及分析。针刺对照组以颈夹脊穴3〜7局部压痛点、大椎穴及天柱穴为主穴治疗此病,然后配合推拿疗法。针刺推拿每天治疗1次,10次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3〜5天,视患者状况而定。一个疗程后及两个疗程后个别进行疗效总结及分析。采用20分法量表进行评定及

8、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作为观察和疗效判断指标,同时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结果两个疗程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总体临床疗效相当于P>0・05,说明两组之间的总体疗效一样。一个疗程治疗完毕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PRL.VAS及PPI疼痛积分比较以Pv0・05,提示一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镇痛疗效优于对照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