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药监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浅论药监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ID:46873913

大小:79.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28

浅论药监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_第1页
浅论药监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_第2页
浅论药监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_第3页
浅论药监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_第4页
浅论药监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药监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药监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浅论药监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一玄是行政执法人员关心的课题,同时也是公、检、法等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鉴丁-我国药监行政执法木身尚处于逐步完善阶段,对巧刑事司法的衔接问题还有很多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作为药监执法人员,很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促使我们的执法行为更规范、更严谨,促使我们准确界定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违法或者犯罪行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存在着工作对象的木质区别,前者的工作对彖是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而后者的工作对彖则是触犯刑律的严重危

2、害社会的行为,尽管两者冇时的外在表现(客观方面)是一致的,但对主观方面的甑别却事关案件的最终认定。执法工作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使违法行为与刑事犯罪相混淆,从而使认定的结论与立法原意相悖;就有对能将违法行为作为犯罪处理,将刑罚误施于非犯罪人身上;也冇可能将木应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作为一般违法处理,而刈•木应给予刑事处罚的犯罪人仅处以行政处罚,从而放纵了犯罪。行政执法人员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过程小的有关问题,还可能构成失职、渎职行为而受到行政处分乃至司法追究。执法者最终因执法行为的失当而触犯刑律的事情时

3、冇发生,这对我们每位行政执法人员而言都有值得认真汲取的教训。一、“药品管理法”涉及药监执法的刑事司法条款解读“药甜管理法”中涉及刑事司法的条款共有12条,其内容散见于“法律责任”一章的相关条款屮。在此,我们将具屮5条与药监行政执法密切相关的涉及刑事司法的条款进行一些分析探讨,以便在执法实践中能正确把握。(一)第七十三条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包括己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药品,下同)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

4、罪的,依法追究刑1事责任。木条内容主要是规定的无证生产、经营药品的法律责任。凡是涉及刑事司法的条款,都是在条款的起始或最后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句明确与本条有关的违法行为,视其情节有可能“构成犯罪”,在实施相关的行政处罚吋,必须甄别、界定其是否“构成犯罪”。为了对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能够冇一个准确的判断,对于此类条款,我们应当弄清楚其如果构成犯罪,构成的是什么罪?如何才能构成犯罪,也就是说要搞清楚构成某罪的必要条件,要弄清罪与非罪的关键甄别点。如果构成犯罪,那首先就应考虑及时向司法机关移送的问题,因为刈

5、•大多数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按照刑事优先原则,行政机关应直接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一般不需要再迹行行政处罚。分析第七十三条,可能构成的犯罪应包括牛产、销售假药罪(刑法第141条),牛产、销售劣药罪(刑法第142条),牛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刑法第140条),非法经营罪(刑法第225条),非法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刑法第334条)o下面对构成以上5项犯罪的一些基本要素分别进行具体分析。1、生产、销售假药罪刑法第141条,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考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

6、金额百分Z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Z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处十年以上冇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卜•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条所称假药,是指依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晶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胡。“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的是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经营药品的法律责任。按照“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

7、(包括制剂、下同)、销售假药。该条第三款第三项明确,依照本法必须批准2而未经批准生产的药甜,按假药论处。依据第四十八条之规定,未取得《药晶生产许可证》和《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药品的,应按假药论处。无证生产药品实际上就是生产假药,无证生产药品有可能构成生产假药罪。而无证经营线詁则可能是假药,也可能是介法的正规药品,如果无证销售的是假药则可能构成销售假药罪。仔细阅读刑法第141条以后,我们可以发现,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假药的数量没有关系,构成犯罪的必备条件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量刑的轻重则与其后果相

8、关。对此,我们必须对什么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有一个全而、准确的理解。2001年4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貝体应用法律若T•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0号)第三条:经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銘或者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鉴定,生产、销售的假药具冇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左为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疋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