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雅而不高”

论“雅而不高”

ID:46873994

大小:339.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28

论“雅而不高”_第1页
论“雅而不高”_第2页
论“雅而不高”_第3页
论“雅而不高”_第4页
论“雅而不高”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雅而不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注社会”文明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素质水平。近年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影响越来越大,人们的素质也随之有所提高,但是,总有一些不文明现象存在着。针对这些不文明现象,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论“雅而不高”》。论“雅而不高”成语积累:1、不解之缘: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2、扭捏niǔnie作态  :形容举止言谈不大方,装出某种姿态。3、捉襟jīn见肘zhǒu:多用来比喻境况困难,顾此失彼。这里指修养欠缺。4、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很不自然。5、相

2、形见绌chù:相比之下,显出一方的不足。阅读课文,思考问题:“雅而不高”中的“雅”、“高”、“俗”指的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在生活中“雅而不高”是如何表现的?作者认为造成“雅而不高”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释疑:“雅而不高”中的“雅”、“高”、“俗”指的是什么?其关系如何?在生活中“雅而不高”是如何表现的?“雅而不高”中的“雅”指各种体现物质文明进步的现象或事物;“高”意为高尚、不俗气;“俗”意为粗俗,平庸。“雅”和“高”是联系在一起而与“俗”是格格不入的。“雅而不高”

3、在生活中表现为:雅高分离、雅在浅表、雅中露俗。(思考:其实质是什么?)释疑:作者认为造成“雅而不高”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造成“雅而不高”现象的原因是“缺少文化底蕴的支持”。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关于“雅而不高”的问题,除了课文中列举的事例以外,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哪些类似的现象呢?释疑: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增强文化底蕴。首先将物与习搞成一张皮,让物质的环境与人的行为协调起来。本文的中心论点即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同步发展。扩展思维:你认为作者的解决方法(即“物质文

4、明与精神文明要同步发展”)是否可行?不同的看法:物质文明应先发展,就如古人所说:“仓廪(lǐn)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精神文明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无法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精神文明要先发展,人们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物质文明。总结: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生活现状,雅的未必就高,低而俗的未必不跟“雅”搭界。      第二部分(2-5):从两方面摆出实证,分析上一部分提出的问题。  (一)、硬件(物质条件)“高雅”,软件(精神文明)低俗。  (二)、外表“高雅

5、”,言行低俗。  第三部分(6、7):解决“高雅而低俗”的问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同步发展(即中心论点)。公民道德规范1.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社会公德主要规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3.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4.家庭美德的主要规范: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就本文展开联想,重新观察、搜集尽量多的类似现象,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扩展思维:想

6、一想、议一议、写一写例如:1、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2、作者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否可行,为什么?3、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其他的解决办法与建议?4、其他方面的观点与见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