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5课时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含解析)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5课时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含解析)

ID:46880101

大小:1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5课时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含解析)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5课时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含解析)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5课时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含解析)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5课时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含解析)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5课时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5课时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5课时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一、选择题1.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作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  )A.鬼神迷信思想盛行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D.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解析 以土地神和谷神作为国家的代称,体现了二者对国家的重要性,故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答案 B2.《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

2、。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农产品产量增加B.人口数量增加C.重农抑商政策确立D.水利事业发展解析 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与铁农具的出现和增加无直接关系,故选C项。答案 C3.《沈氏农书》中记载说:“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解析 提取材料信息:

3、完成工作量与不完成都有一定的营利,说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农户自己完成说明生产成本较低。答案 D4.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一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  )A.汉代B.曹魏C.唐朝D.北宋解析 从材料判断此灌溉工具的动力是水力。而隋唐五代时期,在长江流域发明了高转筒车以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答案 C5.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而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

4、根本原因在于(  )A.手工业的发展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C.商品经济的发展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解析 由材料中“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可以看出,主要描述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状况,依据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答案 B学习参考.....6.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最主要特点是(  )A.刀耕火种是主要的耕作方式B.男女分工十分合理C.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D.十分重视纺织业的发展解析 注意图片反映的是男耕女织。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来;结合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分

5、析B项是错误选项;C项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正确选项;D项仅反映手工业方面的内容,太片面,故排除。答案 C7.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A.应出自官营手工业B.青铜器具在社会上普遍使用C.人类进入铁器时代D.这一时期青铜农具广泛应用解析 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铸造由官府垄断,故A项说法正确。青铜器属于高级物品,民间几乎没有,排除B项;人类进入铁器时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中很少使用,排除D项。答案 A8.史籍记载,两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

6、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  )A.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C.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D.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一家聚众”“奸伪”,可以看出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故选A。题干材料体现不出政府政策,排除B;从材料中看不出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排除C;材料体现不出手工业生产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排除D。答案 A学习参考.....9.2012

7、年,在广州动物园发现并挖掘出4座砖室墓,分属东汉、南朝、隋朝和明代,在考古现场肯定不会发现(  )A.用灌钢法锻造的宝剑B.精美的青花瓷C.极具审美价值的珐琅彩D.成套的青瓷冥器解析 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至雍正时,珐琅彩得到进一步发展;从时间上排除,故选C项。A项成就出现于南北朝,B项成就出现于明朝,D项成就出现于东汉,皆符合时间限定。答案 C10.元朝时期,我国农业史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蚕桑业生产趋于萎缩,主要原因是(  )A.元朝限制对外贸易,丝绸外贸停滞B.蒙古贵族喜欢皮毛衣服,对国人产生

8、巨大影响C.元朝统治野蛮落后,社会生产破坏严重D.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进步解析 元朝时期棉花大量种植,由于其具有的价格便宜,产量大、棉纺技术提高等比桑蚕业具有的优势,因此导致桑蚕业生产趋于萎靡。A、C项不符合史实,蒙古贵族喜欢皮毛衣服在全国一些区域气候不适合。答案 D11.杜甫诗“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赞叹的瓷器种类是(  )A.青瓷B.白瓷C.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