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余年来我国客家围龙屋研究综述

近十余年来我国客家围龙屋研究综述

ID:46892374

大小:708.9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8

近十余年来我国客家围龙屋研究综述_第1页
近十余年来我国客家围龙屋研究综述_第2页
近十余年来我国客家围龙屋研究综述_第3页
近十余年来我国客家围龙屋研究综述_第4页
近十余年来我国客家围龙屋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十余年来我国客家围龙屋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OI:10.13698/j.cnki.cn36-1037/c.2013.02.0012013年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第二期JournalofGannanNormalUniversityApr.2013·客家研究·近十余年来我国客家围龙屋研究综述*ab贺小利,甘萌雨(福建师范大学a.地理科学学院;b.旅游学院,福州350007)摘要:客家围龙屋是客家文化特质的重要实物载体,向为学界所关注。就近十年来客家围龙屋的国内研究成果很丰富,围龙屋有独特造型与丰富内涵,对其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多学科研究。关键词:客家文化;围龙屋;研究综述中

2、图分类号:C958;K928.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8332(2013)02-0022-06一、客家围龙屋研究缘起化景观。客家围龙屋彰显了客家传统建筑浓郁的时有关“围龙屋”最早的文字记载散见于粤东客代风格与高超的建筑技艺,凝聚了客家民系浑厚的家族群聚居区的各姓氏族谱中。1933年,罗香林出文化内涵、价值取向与开创精神,不仅是客家,更是版的《客家研究导论》首次将“围龙屋”作为客家民我国甚至世界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但从目前的情居的一种类

3、型加以论述,从而确定了围龙屋作为客况来看,当地人对围龙屋的价值并没有足够的认识,[1]家民居的代表性建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因此,深入细致地发掘、探究围龙屋建筑的独特魅力“客家热”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升温,围龙屋成为众与价值,对于围龙屋遗产的保护与创新发展也颇具学者们研究客家民系的重要对象,其多元价值被不重要实践意义。断挖掘。进入21世纪以来,在地方政府有力指导与本文数据基础主要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市场经济刺激下,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得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围龙屋”为主题词,查询以有序开展,相关研究呈现深入化、全面化、多

4、元化出自1999年至2012年之间的200余篇相关文献之势。(重复文章择一)。其内容分类如下:总论72篇,建从学术研究的视角来看,客家围龙屋是一个历筑美学30篇,历史文化22篇,宗教信仰15篇,风水史与地理的概念,见证了客家人历经千辛万苦南迁文化15篇,保护与开发43篇,其他27篇。现就检至异乡为客的沧桑历史,是智慧的客家人丰厚生存索范围之内近十余年来学术界关于客家围龙屋的研经验的积累和独特思想文化的结晶。作为研究客家究成果进行粗浅梳理,略陈管见,希图方便读者,进文化的重要窗口,围龙屋向来颇受学者们关注,研究益研究。方法与手段也呈现多元性

5、的特点,从单纯的建筑学二、客家围龙屋概述研究,发展到历史学、民俗学、生态学、人类学等多学目前,学界一致认为客家围龙屋始建于唐宋,盛科的整合,从单方面挖掘围龙屋外形和内涵的定性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阐述,发展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元化分析。仔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工艺,在丘陵或斜坡地细梳理围龙屋的相关研究,有益于拓展了解客家先段建造围龙屋,其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民的迁徙与发展史,弘扬客家独特文化,也将吸引更围”,屋内排水沟、游廊、天井、巷道、正堂、正屋、花多学者关注客家民系,深化理论研究。厅、花阶、围屋、杂屋、

6、厕所、畜棚等设施一应俱全。从时间上来看,围龙屋建筑于20世纪六、七十“围龙屋”称谓始于何时无从而知,江金波、李伟林、年代基本终止。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自然和人为李行等从围龙屋的建筑形制出发,认为其外观与半的原因,不少围龙屋倾圮、拆毁、荒废或闲置,甚至被圆形结合,层层叠叠,宛如一条盘缠的巨龙,故民间[2-4]新的居住模式所取代,逐渐成为颇具古迹韵味的文称之为“围龙屋”。廖春敏、郑杰等从围龙屋的*收稿日期:2013-03-02网络出版日期:2013-03-26作者简介:贺小利(1988-),女,江西省萍乡市人,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

7、生,研究方向:文化与旅游地理;甘萌雨(1976-),女,福建省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城市与旅游规划。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6.1037.C.20130326.1536.005.html第2期贺小利,甘萌雨近十余年来我国客家围龙屋研究综述23结构功能分析,认为之所以称为围龙屋,是因为整个筑技术的基础上,认为围龙屋是继承中原建筑技术[14]建筑最中心的屋子被称作“龙厅”,在龙周围建造的的积累和输传的结果,历史久远。在建筑材料上,[5-6]正屋和横屋,把龙厅

8、包围起来,故名“围龙”屋。房学嘉以温家大围龙屋为例,说明其建筑结构地基围龙屋何以成为客家特色民居,蕴含着深远的为石砌,石砌墙以上是三合三夯土墙,除了石灰、黄历史因素。客家人原世居中原,属古代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