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_偶然的个人_

重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_偶然的个人_

ID:46892514

大小:153.7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重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_偶然的个人__第1页
重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_偶然的个人__第2页
重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_偶然的个人__第3页
重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_偶然的个人__第4页
重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_偶然的个人_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_偶然的个人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OI:10.16354/j.cnki.23-1013/d.2011.04.0232011年第4期理论探讨No.4,2011(总第161期)THEORETICALINVESTIGATIONGeneral.No.161重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偶然的个人”路红梅(安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河南安阳455002)摘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偶然的个人”,对此学界有种种误解。笔者认为,“偶然的个人”是在现实个人的发展道路上出场的,其具体出场路径表明,马克思恩格斯的“偶然的个人”是处于偶然的生存条件下,从事着非自由自主性劳动的现实的人,是抽象的无个性的个人。它包括在“独立的

2、个人”之中,但不等同于“独立的个人”,它与其对立面“有个性的个人”同处于第二大社会形态之中,共同构成“独立的个人”,并将同“有个性的个人”一起,随着自然形成的分工、私有制、异化劳动等的消失,而被“自由个性的个人”所扬弃。关键词:“偶然的个人”;生产力;交往形式;劳动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594(2011)04-0065-05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己的力量,由个人自身的生存条件演化为对个人来提出的“偶然的个人”存在种种误解,如将“偶然的个说是偶然性的东西;劳动由个人自由自主的生命活人”等同于第二大社会形态中的“独立的个人”,并认动演

3、变为强制的摧残个人生命的活动,由生活本身为“偶然的个人”同“有个性的个人”处于不同的社会转化为维持生活的手段。形态之中,或者将“有个性的个人”看做是处于第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个人的生存条件“当然只是[1]122大社会形态中的“依附的个人”,并认为“偶然的个现存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而生产力和交往形人”是对“有个性的个人”的超越,或者将“有个性的式乃是个人的力量和活动。他们说:“各个人———他[1]128个人”看做是处于未来社会形态即第三大社会形态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中的个人,并认为“偶然的个人”将被“有个性的个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1]12

4、3人”扬弃。其原因关键在于,人们忽略或错误理解了系。”交往形式是“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是“他“偶然的个人”的出场路径和扬弃问题。本文试图通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过对“偶然的个人”的出场路径的分析,正确理解“偶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是自由自主的活动,是人的生然的个人”的本质和扬弃,以便澄清种种误解。活本身。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一、“偶然的个人”之出场路径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的个人出发,通

5、过描绘现实个人的能动的生活过程,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对现实个人的历史发展和必然归宿进行了揭示,正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1]46是这种描绘和揭示一步步撩开了“偶然的个人”的面活动。生活本身仅仅成为生活的手段。”纱,使“偶然的个人”在现实个人的发展道路上出场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分工和私有了。制的出现,一方面,生产力、交往形式、劳动对于生产具体而言,“偶然的个人”之出场路径有两个。者个人而言都成为一种偶然的东西。首先,“受分工路径一:生产力、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由个人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的力量和活动演化

6、为脱离个人并与个人相对立的异即扩大了的生产力。因为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地收稿日期:2011-04-10作者简介:路红梅(1964—),女,河南林州人,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65而是自然形成的,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是他们的个人力量,他们可以自主地支配和使用它,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因此他们的活动是自主的活动,然而私有者个人大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关于这种力量的起源和发展多是脱离具体的生产活动的,他们只是自主地支配趋向,他们一点也不了解;因而他们不再能驾驭这种和使用他人的劳动,自主地消费和享受。也就是说,[1]85-86力量”。在私有制下,这种不

7、再是个人的力量他们的自主的活动不属于生产活动。对于没有私有的异己的力量———生产力总和,乃“是私有制的力财产的个人而言,他们的以出卖自身或自己的劳动量,因此,生产力只有在个人是私有者的情况下才是力为前提的生产劳动,由于“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1]128个人的力量”。对于那些没有私有财产的生产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1]44者个人而言,生产力由于是一种与他们相分离、相对而是属于别人”,因此,不是自由自主的活动,而立的异己力量,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出卖自身或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