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与防控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与防控

ID:46899771

大小:31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9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与防控_第1页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与防控_第2页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与防控_第3页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与防控_第4页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与防控_第5页
资源描述: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与防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与防控(附:图谱)前言:在我国新疆边境,哈萨克斯坦国流行着一种牛结节性皮肤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它能通过蚊蝇等节肢昆虫传播,严重损坏牛的皮肤,影响皮张加工与销售。在与其相邻的我国新疆维吾尔地区养殖密度非常的大,一旦传入我国将对我国的养牛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具前不久国家权威部门报道,本病已于2019年8月12日传入我国,这是我国首次确诊发生该病。经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排查,截至目前,共在伊犁州察布查尔县、霍城县、伊宁市发现病牛218头,死亡1头。传入后,对我国的奶牛和肉牛养殖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大家对本病的认识,

2、现介绍如下。什么是牛结节性皮肤病牛结节性皮肤病又称牛皮肤疙瘩病,是有一种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DNA病毒所致。多流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马达加斯加的地方的地方性疾病。在埃及和以斯列也出现过。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病毒可在被感染牛的唾液中存在,该病可以通过被污染得环境感染。但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节肢昆虫媒介的机械传播,也就是蚊蝇的叮咬,所以在以往流行地区多发生在雨后的昆虫活动,所以说这种疾病与雨季有关。随着蚊蝇叮咬机械传播的病毒,通过白细胞相关的病毒血症在机体内迅速的发展。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临床症状该病的潜伏期14天,症状有持续发热,伴有流泪、流

3、鼻涕和产奶量下降。浅表淋巴结严重肿大,四肢依赖性组织水肿。出现边界清晰的皮肤结节,尤其在头部、颈部、乳房和阴部。口咽、会厌、舌和整个消化道黏膜都有痘性病变。(有些皮肤病变可能)发展为“鞍坏疽”这些结构由一个坏死组织的中央栓组成,其脱落后留下深的溃疡(如下图)。继发细菌感染,或感染蝇蛆病可以导致症状恶化。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痊愈。受影响的动物都是虚弱的母牛或是妊娠的母牛。疾病的严重程度与病毒株和牛的品种有关。黄牛比瘤牛更易感。有些动物很少有皮肤病变和全身反应,其他的动物显示出遍及全身的临床症状。虽然死亡率通常5%,但是疾病导致的经济影响是相当

4、大的。图1结节性皮肤病:奶牛,皮肤。严重的多病灶凸起真皮丘疹。图2结节性皮肤病:奶牛。皮肤长有许多广泛分布、实硬的结节。图3结节性皮肤病:奶牛。皮肤长有许多广泛分布、实硬的结节。图4结节性皮肤病:奶牛,会阴。许多凸起的皮肤丘疹图5结节性皮肤病:奶牛,气管粘膜。严重的多病灶坏死性气管炎:凸起斑块表面坏死且伴有出血。图6结节性皮肤病:奶牛,皮下肌块。痘病变从皮下延伸至肌肉层。诊断在组织学上新发病变组织中的胞浆内包含体十分明显。用电子显微镜可识别活检材料或是干燥痂皮中的山羊痘病毒属病毒颗粒。可以从羊睾丸细胞层中分离病毒。抗原捕获ELISA可用于检

5、测山羊痘病毒抗原。使用山羊痘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可以在活检样本中扩增病毒DNA。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病毒中和试验、免疫印迹分析、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和间接ELISA。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控制在流行区,疫苗接种是控制手段。在国外有两种减毒活疫苗已经被专门用于控制牛结节性皮肤病。其中一种是基于该病毒的一个南非分离株研发的,另一种则是基于绵羊痘病毒的一个肯桑尼亚分离株研发的,已研制出一种疫苗。在我国现在还没有该病的疫苗。根据FAO数据,2016年我国水牛养殖量为2380.1万头,奶牛和肉牛养殖量为8452.3万头,总量超过1亿头。根据目前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传播速

6、度以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地区畜群养殖量密度计算,传入时间预计2019年~2020年。传入后,将引起我国奶牛和肉牛大量发病。按照5%~45%的发病率和1%~10%的病死率计算,将会有400万~4500万头牛感染,4万~450万头牛死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