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的思想(最新最全)

百舸争流的思想(最新最全)

ID:46905491

大小:223.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29

百舸争流的思想(最新最全)_第1页
百舸争流的思想(最新最全)_第2页
百舸争流的思想(最新最全)_第3页
百舸争流的思想(最新最全)_第4页
百舸争流的思想(最新最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百舸争流的思想(最新最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兔斯基人生哲学漫画盛行网络,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灵带来重要启迪。请欣赏《心中有笼,便有笼;心中无笼,便没有笼》,回答下列问题:2.与“心中有笼,便有笼;心中无笼,便没有笼”最相近的观点是()A.心之官则思B.物是观念的集合C.理生万物11.(2010·新课标文综)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2.(2010·江苏单科)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事物是感觉

2、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23.(2010·山东文综)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4.(2010·四川文综)从哲学角度看,与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

3、是()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吕氏春秋·自知》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B45.(2009·广东单科)“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

4、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6.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D.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57、2010年7月16日在北美正式上映的《盗梦空间》连续三周蝉联北美票房冠军,并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在影片中男主人公不仅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对其植入思想,而且认为这些思维的能量是不

5、可限量的——人们靠思维就可以建造城市,可以穿越时空,人们甚至可以通过思维来进行犯罪。这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的______内容。()①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②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③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④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68.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也表达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上述观点()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存在不足

6、之处D.否认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表现9.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看法属于()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710.“人是一部机器,所以人对自然界的反映是一种照相式活动。”持这一观点的哲学派别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11.黑格尔认为,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派生物;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柏拉图则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下列对黑格尔、

7、朱熹以及柏拉图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有()①都属于唯心主义②都属于辩证唯物主义③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④都属于机械唯物主义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812.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曾提出172个“天问”。下列选项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③天地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④存在即被感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3.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

8、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休谟的上述观点属于()①客观唯心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③可知论 ④不可知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914.2011年,海地、新西兰等地又传来地震的声音。专家认为,虽然目前由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科技水平有限,对地震的准确预测难以实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地震的一些前兆,及时地做出预防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