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ID:46909210

大小:1.17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9

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堂知识演练我国古代手工业,特别是冶金、制瓷和丝织业,技术高超,领先世界。回答1~4题。1.在中国古代,以青铜铸造作为手工业中代表性行业的时代应该包括(  )A.夏、商         B.商、周C.西周、春秋、战国D.夏、商、西周【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知识的识记与理解。我国的青铜时代是指从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时期,其中包括夏、商、西周三代。【答案】 D2.下列史实发生在汉代的是(  )①铁农具已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 ②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炼钢 ③发明灌钢法 ④使用曲辕犁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解析】 灌钢法是在魏晋南北

2、朝时期发明的;曲辕犁出现于隋唐时期。【答案】 B3.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主要是(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求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C.反映了汉唐时期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解析】 根据题干情境的时间范围,可排除C、D两项。B项也较容易排除,因为“中原贵族”与题干中的“新疆”等地不符合。【答案】 A4.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秘色长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  )A.魏晋 

3、 B.隋唐  C.宋元  D.明清【解析】 确定收藏家生活时代的主要依据是生产时间最晚的瓷器。题干所列的瓷器中,五彩镂空云凤纹瓶生产时间最晚,因为彩瓷是明朝中后期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而成的。【答案】 D中国古代手工业素称发达。回答5~10题。5.对下列冶铁技术发明年代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高炉炼铁 ②灌钢法 ③使用水力鼓风工具A.①③②B.②①③C.①②③D.③②①【解析】 汉朝时人们开始使用高炉炼铁,南北朝时出现灌钢法,东汉时开始使用水力鼓风工具。【答案】 A6.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陶瓷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①白瓷 ②青瓷 ③青花瓷A

4、.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解析】 白瓷出自南朝时期,青瓷出自东汉,青花瓷出自明朝。【答案】 D7.家庭手工业是民间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后期,此类手工业产品的主要用途是(  )①农民用来交纳赋税 ②农民家庭消费 ③作为商品出售 ④充当军队的武器装备4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 西汉武帝以后,冶铁由官府专营,家庭手工业不涉及冶铁业,其产品不可能充当军队的武器装备。故包含④的选项均不正确。【答案】 A8.下图所示“花楼机”的创制时间和用途是(  )花楼机A.两汉 用于丝织业B.宋元 用于印刷业C.明朝 用于丝织业D.清朝 用于棉纺

5、织业【解析】 本题考查识图和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答案】 C9.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A.由官府控制B.不受官府的干预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解析】 “食”的意思是“以……为食”,“工商食官”就是工商依附于官府。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能表达出此含义。【答案】 A10.“(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粮钱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明政府阻碍

6、着手工业的发展B.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材料所说的“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D.明朝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解析】 材料未涉及“雇佣关系”这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故B、C两项不是材料所能反映的问题;材料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与私营手工业的对比,故D项也不正确。【答案】 A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盐铁论·水旱》中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材料二:考古发现西汉铁农具的地区,黄河流域有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长江流域有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珠江流域

7、有广西、广东、贵州等。发现的铁农具主要有犁铧、铲、镐、锹、锄、镰、耙、刀等。在不少地区还发现了铁犁壁,证明了我国使用此种农具的时间比欧洲要早一千多年。材料三:4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河水冲力转动机械,使鼓风皮囊张缩,不断给高炉加氧,提高炉温,“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的发明,是冶炼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在欧洲,直到12世纪才开始应用类似的机械。铁器铸造方面,东汉时已熟练掌握了层叠铸造这一先进技术,即把若干泥范叠合起来,装配成套,一次就能铸造几个或几十个铸件。与战国时期比较,叠铸技术有重大改进,由原来的双孔浇铸,改为单孔一次浇铸。叠铸技术的改进,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