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总复习一》PPT课件

《会考总复习一》PPT课件

ID:46951956

大小:24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2-01

《会考总复习一》PPT课件_第1页
《会考总复习一》PPT课件_第2页
《会考总复习一》PPT课件_第3页
《会考总复习一》PPT课件_第4页
《会考总复习一》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考总复习一》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会考总复习(一)古文复习复习目标:1、明确古诗文会考考查要点及命题类型与动向;2、古诗文复习方法及要领;3、初中古文重点篇目明确;4、古诗词复习要点明确。一、古诗文会考要点及命题动向(一)、考查要点:古诗文阅读材料以课内文言诗文为主,适当选用与课文难易相当的浅易文言诗文。1、理解:⑴、根据已有的文言知识正确地朗读(给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文言字词的准确读音);⑵、正确理解常见的文言字词在句子中的含义(结合语言环境,准确的解释文言文段落中的字词);⑶、正确理解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准确翻译句子-直译/意译);2、分析与综合:概括文言诗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并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3、欣赏评价:运用对比阅读、句段赏析等题型,对精彩段落加以赏析,初步欣赏文言作品的人物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二、命题动向:中考语文试卷的题型将分为三大板块:选择题26分、非选择题44分、作文50分。试题难度较以往有所降低。非选择题包含了填空题、简答题、表述题。1、课内文言文部分提到试卷前面,部分考查的内容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古诗文考查题型主要有:⑴、课文默写——课标要求背诵的50篇古诗文,题型为填空题;⑵、古诗文阅读——文言实词理解、句子理解、信息筛选、概括要点与主旨、体会情感与态度,初步鉴赏等方面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

3、析等能力。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对于理解、节奏和鉴赏将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3、材料取自教材,所设计的考题均与教材有关,即使开放性试题也是根据教材的“研讨与练习”设计的。题型例示1: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试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坚冰,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

4、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有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做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之,曰:“泯然众人矣。”(节选自王安石《伤仲永》)1、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以致书以

5、观致:得到B、录毕,走送之走:跑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忧D、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异:不同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③益慕圣贤之道②于舅家见之④传一乡秀才观之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含义:⑴、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⑵、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4、从选文可以看出两位作者认为学习条件、学习态度同学有所成有着怎样的关系?答:DB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

6、像对待宾客一样礼待他的父亲。学习条件差,如果学习态度好,勤奋刻苦,必将有所成就;反之,虽然学习条件好,天子聪颖,但如果不勤奋努力,也将一事无成。1、以本为本、紧扣教材——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重点篇目,复习时一定要紧扣教材、抓牢考点;2、文言字词的复习:以记忆为基础、理解为重点。注意常见的文言词语的含义与用法。系统地复习文言实词,尤其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包括通假字的分类归纳与整理;3、文言句子:注意重点篇目的重点句子的翻译。在背诵、默写的基础上,要能准确翻译。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翻译时要落

7、实重要词语、补充省略部分、调整句子顺序,力求表达通畅;4、文言阅读:注意课内相关内容以及课内与课文相关内容的对比阅读,如:《送东阳马生序》与《伤仲永》;《与朱元思书》与《三峡》。在复习过程中要能理解概括课文的思想内容,在对比阅读过程中能准确、迅速地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古文阅读中会有少量课外阅读材料,应对这类题型,一是要注意它的难度不会高于课内同类课文,二是一定会在类型、思想内容上与某些课文或作者有联系,三是要做到:课内积累、课外应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如:虽:古义通常解释为“即使”,很少解释为虽然”;再如:而——它在文言文中的基本用法无外乎“表顺承、表

8、并列、表转折、表修饰”几种用法。掌握了它的基本用法,我们分析起来就容易了。5、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