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之博弈分析

辛亥革命之博弈分析

ID:46977759

大小:3.76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12-02

辛亥革命之博弈分析_第1页
辛亥革命之博弈分析_第2页
辛亥革命之博弈分析_第3页
辛亥革命之博弈分析_第4页
辛亥革命之博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辛亥革命之博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与未来的思考-辛亥革命博弈论案例分析华挺,刘海鹏,陈文龙,陆彬,张鹏课题选择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历史是最好的教材,在重大的时代转折点,充满了各种选择和对抗,适合用博弈论分析熟悉辛亥革命的历史和人物,能够在基本按照史实的基础上重述历史林老师来自台湾,辛亥革命是连接两岸的重要纽带。本课题的研究也献给教书育人的林老师。课题选择的方法和原则遵循史实,提炼抽象。时间为线,事件为主。宏观和微观结合。合理假设效用。课题中的主要参与者革命党推翻满清统治,建立共和政府(孙中山,黄兴,汪精卫等)立宪派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汉人掌握权力。(张謇、梁启超、汤化龙)袁派掌握中央和地方实权,尤军权财权。(袁世凯

2、、段祺瑞、冯国璋)清政府维护满清皇权统治。(慈禧、载沣、端方、良弼)假设收益时考虑的几个问题权力精神社会效应经济利益舆论VS案例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清政府立宪派100多年前,中国尝试着走日本式的君主立宪道路,取得一定成果,几乎达成目标。只要繁荣富强,这条道路有何不可呢?背景和史实: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元气大伤。1895年甲午战争和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取胜,震动。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立宪派政治要求。革命派武装起义,清政府感到危险。晚晴最后10年的改革走的是先经济,后政治的路线。1901年—1905年,慈禧领导新政,主要有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除科举,开办新学,改革

3、官制,训练新军,开放舆论。背景和史实:1905年1906年9月1907年9月1908年9月1908年11月1909年11月革命党起义,全部失败,看不到希望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清廷颁发了《宣示预备立宪谕》中央设立资政院颁布《钦定宪法大纲》,9年开国会计划光绪与慈禧死。溥仪即位,载沣摄政省联合请愿以立宪派、革命派双方为代表。1、清立宪,分权,舆论,拉拢立宪派,打击革命派。2、立宪派支持清,参政权,经济利益,免受社会动荡和暴力流血。3、清不改革立宪,政局不稳,把立宪派推给革命党。立宪派如支持清,享受不了权利,舆论被动。如不支持,可以静等清垮台,再得些小利支付分析和假设立宪派清政府支持不支持改革立

4、宪8,65,0不改革立宪-6,-2-6,2结论:纳什均衡----(8,6)清政府改革立宪,立宪派支持清政府又挺过十年,回光返照的原因。清改革立宪派支持是双方的最佳选择政治传统,集权,皇帝。立宪派不要大动荡和暴力革命。立宪派的推动和革命党的逼迫。清失去了耐心,平缓稳妥改变得又急又快,欲速而不达。结论和意义:中国,遥远而又触手可及的有一个日本,君主立宪的繁荣富强之路案例二:皇族内阁和保路运动后的革命形势基本要素:博弈方为立宪派革命党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之争要不要皇帝?走君主立宪还是共和?背景和史实:1911年5月8日1911年5月9日1911年5月20日1911年6月16日1911年8月4

5、日1911年9月25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清政府成立皇族内阁宣布实施铁路国有政策盛宣怀与英美德法签订借款合同保路同志会成立四川同盟会资中召开会议商讨武装起义同盟会宣布荣县独立以立宪派、革命派双方为代表。立宪派:预期中的权力没有实现,肥皂泡破灭,看不到希望;而“铁路国有”直接威胁到其经济利益。如果支持革命,虽革命党占风头得领导,社会动荡也会损害部分利益,但革命很可能成功,能分享革命果实;如果不支持革命,在革命党起义成功时,则不能获取权利,还会受革命党压迫。在起义不成功时,自己没什么好处。革命党:全国舆论批评,验证革命派判断。保路运动演变到武装斗争。良好革命条件。如起义,很可能获立

6、宪派支持,推翻清政府可能性很大,如没有立宪派支持,代价会增大,成功可能性有,但会较小;如不起义,立宪派有可能会转向而成为领导派别,革命党失去重要的机会支付分析和假设博弈分析模型革命党起义不起义立宪派支持(10,20)(5,-5)不支持(0,10)(-5,-10)博弈模型:有一组占优策略均衡和案例一对比,清政府“假立宪”把立宪派推向了革命党。革命党选择起义,立宪派选择支持,两者利益能够实现最大。当年的4月份,广州起义一败涂地,仅几个月后武昌起义能成功。地方分离主义。多省立宪派起到关键作用。如湖北汤化龙,湖南谭延闿,江苏张骞结论和意义:清政府的错误决策使得了中国最终走向共和的道路案例三:武昌

7、起义、袁世凯出山和南北议和基本要素:三方博弈清政府袁世凯革命军亚洲第一共和国是怎样炼成的?袁世凯其人袁世凯生平: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特点:家世好,有靠山爱国,勇敢,有领导力,有军权善管理,善选择,善权谋,敢花钱名声好,思维活,敢创新受挫折,被同情,舆论支持袁世凯不当领袖谁还能当?1,清政府不选择请袁出山,北洋军不听话,任时局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