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写诗》导学案和预习案

《青蛙写诗》导学案和预习案

ID:47013401

大小:3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2-03

《青蛙写诗》导学案和预习案_第1页
《青蛙写诗》导学案和预习案_第2页
《青蛙写诗》导学案和预习案_第3页
《青蛙写诗》导学案和预习案_第4页
《青蛙写诗》导学案和预习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蛙写诗》导学案和预习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导学案设计课题:7、青蛙写诗(第一课时)主备人:黎笑霞学习目标1、 会认“写”等9个生字,会写“下”等4个字。2、通过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儿童诗的生动形象。学习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学习难点感悟读文。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3分钟)1、谈话导入。2、播放视频。(播放《池塘边的青蛙》。)3、展示学习目标。二、自学成才:(10分钟)1、请同学仔细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青蛙的可爱。(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你最喜欢的句子)2、认真观察二类生字和田字格了的生字。在书上标注难记或易错生字。(老师要进行预设:诗、串、给))3、借助工具书识字,在理解该难字的

2、字义的基础上进行识字。(运用熟字加一加,见减一减,换部首等方法识字。)三、合作交流:(15分钟)(一)小组分享自学中划出的好句。并大家展示给大家听。(1)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青蛙说:“我要写诗啦!”(2)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进行互动展示,生生或者师生挑战)(二)生字合作学习环节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自由朗读生字。1、学生指出预习中遇到的要注意的生字拼音和生字部件。2、师徒共同正音。师傅一边读一边给徒弟在书上打钩。3、师徒讨论难写生字,并说一说怎样记住,给难字生字组词。小组长组织组员,展示田字格的生字,上板写一写结构复杂的生字,并讨

3、论如何写漂亮。四、点拨感悟:(5分钟)1、指导写“下、个、雨、们”四个字。(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2)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2、引导学生对重难点生字组词,个别可以造句拓展。五、巩固反馈:(7分钟)1.照样子写词语。(书本P86)2、完成学习辅导生字部分。二次备课、教学反思课题:青蛙写诗(第二课时)主备人:黎笑霞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2、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学习重点感悟课文内容,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和省

4、略号。学习难点在具体的语言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巩固复习:(5分钟)1、上板听写生字。师徒互改。2、读文:把自己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同学听。自主学习:(5分钟)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合作交流:(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以下任务。(小组长要明确组员分工)读一读: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说一说:都有谁帮助了青蛙?画画:把看到的、想到的逗号、句号和省略号画出来。点拨感悟:(15分钟)1、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考:都有谁帮助了青蛙?它们分别帮了什么忙?2、引导学生进行句式训练:例:小蝌蚪

5、像逗号,(小鸭梨)也像逗号。(1)水泡泡像句号,(   )也像句号。(2)一串水珠像省略号,(   )也像省略号。3、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班内大展示)4、青蛙写了一首什么诗呢?齐读最后一节。巩固反馈:(5分钟)11.给生字注音。给 (   )诗  (   )   点 (   )要  (   ) 串 (   ) 当(   )们 (   ) 成 (   ) 以 (   )    12.给生字归类。(1)翘舌音的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整体认读音节的字: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照样子,写词句。例:们(我们)我们都是小学生。下(  )___________________。雨(  )___________________。个(  )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反思预习案第一课时前1、本文有()节,并在书上标注序号。2、默读课文三遍,朗读课文一次给爸爸妈妈听并签名。3、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你最喜欢的句子。4、认真观察二类生字和田字格里的生字。在书上标注拼音并认真读三次。5、借助工具书识字,在理解该难字的字义的基础上进行识字。第二课时前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2、了

7、解逗号、句号和省略号。3、思考:我们还可能在哪里找到像逗号、句号和省略号的事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