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芬荣教学设计

吴芬荣教学设计

ID:47015861

大小:8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2

吴芬荣教学设计_第1页
吴芬荣教学设计_第2页
吴芬荣教学设计_第3页
吴芬荣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吴芬荣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教案)江西省临川二中吴芬荣一、教学目标:1、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及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2、学会分析实验探究中的问题,并用准确的语言阐述结论。3、尝试进行模型建构,解释生物学现象。4、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促进质疑、求实、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养成;通过探讨交流促进探索、交流、创新合作精神的养成。二、教学重点:1、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及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2、学会分析实验探究中的问题,并用准确的语言阐述结论。三、教学难点:确

2、定和控制对照实验中的自变量和无关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四、教学方法:指导型实验探究法、直观教学法、点评法和点拨法五、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α—淀粉酶溶液,唾液(自取),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碘液,5%的盐酸溶液,5%的NaOH溶液,蒸馏水,冰块。试管若干,量筒,大、小烧杯,滴管,试管夹,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pH试纸,火柴。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与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播放一小段洗衣粉广告(雕牌洗衣粉——妈妈版),问同学是

3、否有帮家人或洗自己的衣服?使用洗衣粉前先看说明,提供一袋加酶洗衣粉图片,请同学阅读它的“使用方法”,吸引学生关注“温度”问题,然后看洗衣粉“主要成分”。引导学生推测:温度对于洗衣粉里酶发挥它的作用是有影响的;并让学生解释可能的原因。认同应热爱劳动关爱家人。阅读说明之后思考温度与酶分子功能间的关系,学生答:与酶分子的活性有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既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关爱家人,又如何理解“活性”这个词?怎么知道活性高低?借助多媒体动画体现酶的催化效率的高低反映酶的活性(动画模拟35℃与75℃去渍强度比较)。这是老师假想的效果

4、,你们赞成吗?能否解释温度为何对酶的活性有影响呢?还有什么因素可能影响酶活性?以上推测是否正确,需要怎么证明?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学生思考回答。应该用某种定性或定量的,易观察或可检测的实验手段体现。学生回答:大多数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从T对蛋白质的影响的角度解释。学生回答:PH,金属离子学生回答:做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可能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从酶化学本质进行知识迁移,作出假设,提出假说做出进一步推测探究过程①选择实验材料,确定实验目的并作出假设②方案设计的前期交流任何实验都要有

5、条件,向学生介绍提供的实验材料,重点介绍α—淀粉酶(工业用酶,适宜温度60℃,是否属实可以自己验证)。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选择,锁定探究范围:材料足够研究T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各组同学选择材料,挑一个感兴趣的课题研究即可!你对哪个影响条件感兴趣?围绕此问题你做出的假设是什么?你想用所提供的什么材料,怎样证实你的推测?请同学快速完成“学案一、二、三”确定实验目的,从学案上,选择实验试剂和用具,勾示出来。引导学生根据所选材料对要探究的问题做出假设。请小组代表介绍所填内容教师点拨,点评小组短暂商量,确定探究课题。各组简单讨论并完成学

6、案一、二、三学生介绍,并接受质疑进行解释缩小范围,避免实验盲目性帮助学生确定探究方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③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交流评价④拟订实验步骤⑤实施实验⑥实验结果的汇报分析和讨论⑦实验总结询问学生,在完成“学案四:设计实验方案”之前,1.有哪些问题困扰你?2.有哪些问题是实验中应该注意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多媒体屏幕展示:①选材是否合理②操作顺序③自变量的确定及控制④因变量的检测⑤无关变量的控制,等等。学生思考并回答摆问题,说事实,将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帮助学生理清实验设计思路,把握对照实验设计的

7、基本法。请同学完成“学案四:设计实验方案(用简图及必要文字说明即可)”巡视,指导请部分小组将方案图用投影仪展示,并对自己的方案作详细介绍老师及时评价并鼓励期间引导学生通过探讨考虑以下问题:问题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材料:选淀粉,淀粉酶组合;过氧化氢及过氧化氢酶组合,用哪组材料更合适?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哪种实验材料更好?用过氧化氢及过氧化氢酶代替淀粉,ɑ-淀粉酶可否?问题2:研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是对底物控制PH,还是对酶?问题3:研究探究T或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是先将底物和酶混合,后控制T和PH;还是

8、先控制T和PH,后将底物和酶混合?问题4: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用斐林试剂还是碘液?同组同学讨论认真完成同学质疑,讨论学生明确问题:1.材料最优化2.自变量明确:3.操作顺序规划好4.因变量的检测方法简便可行5.要有对照:无比较,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6.无关变量控制在交流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