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习要点

微生物复习要点

ID:47019105

大小:3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30

微生物复习要点_第1页
微生物复习要点_第2页
微生物复习要点_第3页
微生物复习要点_第4页
微生物复习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复习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生物学考试重点第一章绪论1.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2.三界(域)系统:古细菌、真细菌、真核生物。(E.H.Haeckel,1866年提出)3.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小、结构简、胃口大、食谱广、繁殖快、易培养、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多、级界宽、变异易、抗性强、休眠长、起源早、发现晚4.1676年,微生物学的先驱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van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了细菌。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与显微技术1.纯培养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繁殖得到的只有一种微生物的微生物群体2

2、.菌落:单个(或聚集在一起的一团)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3.二元培养物:培养物中只含有二种微生物,而且是有意识的保持二者之间的特定关系的培养物4.常用的灭菌方法:高压蒸汽灭菌高温干热灭菌5.光学显微镜一般配置的最大放大倍数是多少?为什么?目镜:10~15×;物镜:100×;总放大倍数1000~1500×;如何实现光学显微镜一般配置的最大放大倍数?其原理?使用油镜,即在100×物镜和载玻片之间滴加香柏油;6、进行显微观察时,分辨率和反

3、差是决定显微观察效果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7、微生物的形态与大小是区分不同微生物的重要依据之一。8、传代培养、干燥保藏、冷冻保藏是通常使用的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基本原则:低温、干燥、隔绝氧气。9.稀释或划线是在琼脂平板上得到微生物单菌落的最常用的纯种分离手段。第三章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2.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3.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在其形成芽

4、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δ内毒素4.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5.菌丝的特化: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对于不同的真菌来说,在它们的长期进化过程中,对于相应的环境条件已有了高度的适应性,并明显地表现在产生各种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特化结构上。也称菌丝的变态。6.革兰氏阴阳行菌的比较:7.革兰氏染色的基本原理和步骤:1、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对菌液涂片进行初染2、用碘溶液进行媒染,其作用是提高染料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二者结合得更牢固。3、用乙醇或丙酮冲洗进行脱色。在经

5、历脱色后仍将结晶紫保留在细胞内的为革兰氏阳性细菌,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结晶紫被洗掉,细胞呈无色。4、用一种与结晶紫具有不同颜色的碱性染料对涂片进行复染。例如沙黄,它使原来无色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最后呈现桃红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细菌继续保持深紫色8.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的比较9.放线菌的菌丝类型: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营养、气生和孢子丝三种。10.霉菌的菌丝类型:营养菌丝、气生菌丝、繁殖菌丝。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1.营养:微生物获得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2.营养缺陷型:某些菌株发生突变(自然突变或人工诱变)后,失去合

6、成某种(或某些)对该菌株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通常是生长因子如氨基酸、维生素)的能力,必须从外界环境获得该物质才能生长繁殖,这种突变型菌株称为营养缺陷型3.培养基(medium):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4.任何培养基都应该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六大营养要素:碳源、氮源、无机盐、能源、生长因子、水5.微生物的营养类型: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质物:自养型生物异养型生物生物生长过程中能量的来源:光能营养型化能营养型6.促进扩散:被动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物质运输过程中不消耗能量、参与运输的物质身

7、的分子结构不发生变化、不能进行逆浓度运输、运输速率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成正比。7.培养基主要类型有:按化学成分不同分为复合和合成培养基;按物理状态不同分为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按用途不同分为基础、加富、鉴别、选择、分析、还原和组织培养物培养基等。8、营养物质进入细胞主要有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膜泡运输几种方式。9.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2、营养物的浓度及配比合适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4、经济节约5、精心设计、试验比较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1.生物氧化:就是发生在细胞内的一切产能性

8、氧化反应的总称。生物氧化的形式包括某物质与氧结合、脱氢或脱电子三种。2.发酵: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3.糖酵解:生物体内葡萄糖被降解成丙酮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4.糖酵解是发酵的基础,主要有四种途径: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磷酸解酮酶途径。5.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根本区别:电子载体不是将电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