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答题技巧

【7A文】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答题技巧

ID:47062305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12

【7A文】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答题技巧_第1页
【7A文】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答题技巧_第2页
【7A文】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答题技巧_第3页
【7A文】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答题技巧_第4页
【7A文】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答题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7A文】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答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答题技巧教学目标1.结合练习掌握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答题技巧2.掌握古代诗歌鉴赏常见的表现手法,学会赏析。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答题技巧2.教学难点掌握古代诗歌鉴赏常见的表现手法,学会赏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在做诗歌鉴赏题时,经常会遇到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考查。面对这些题时,我们有时候会无从下手,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地说一下表现手法以及这类题的答题技巧。二、关于表现手法1.表现手法也称为表现方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

2、表达效果,感染读者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2.常见的提问方式(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简要分析。(2)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三、结合练习,掌握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答题技巧。1.阅读《乱后》,理解这首诗的内容,想一想这首诗的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明确: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平原荒草遍地,寂寥无声,而村落升起炊烟,又见生机。“宿荒草”与“动新烟”对仗工整,“荒”与“新”对比鲜明,反差强烈。突出战乱后村落初见人

3、烟的生机,在巨大的反差中表现诗人对战乱后生机复苏的欣慰和对战乱的憎恶之情.2.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三步走(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2)具体写出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平原荒草遍地,寂寥无声,而村落升起炊烟,又见生机。“宿荒草”与“动新烟”对仗工整,“荒”与“新”对比鲜明,反差强烈。(3)分析该手法表达的效果以及所蕴含的感情。3.解题的注意事项(1)注意试题中出现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不同概念。(2)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联系。  区别 表现手法是用来增强

4、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的手法。而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的手法,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  联系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比喻、对比是一种修辞手法,有时也可以是一种表现手法。 在具体的语境中,当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增强了文章表现力,或是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修辞手法也可视为表现手法。【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5、4.结合练习,掌握答题技巧以及和修辞手法的联系。南歌子黄庭坚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词的下片主要运用哪些手法来表情达意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明确:①比喻(拟人)(或答“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柳叶喻双眉,梨花喻脸庞,以“皱”眉和“倾”泪刻画伊人伤离的形象,通俗而又贴切。②想象、虚实结合(或对比)。“别时”句,由眼前凄凄惨惨的离别场面回想到当初相见时的欢乐情景,但往事不堪回首,只能使临行时的心情更加沉重。③以

6、景结情。末句略去登舟以后借酒遣怀的描写,只说半夜酒醒,唯见月色皎洁,江水悠悠,无限离恨,尽在不言之中,颇具蕴藉含蓄之致。(答出两种手法即可。)四、总结回归课本,总结表现手法,熟悉并掌握。五、探究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文人心灵的栖居地,是中华民族心灵的寓所。一首首简单的诗传承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所以诗歌的学习对我们而言有着很多的意义。我们也可试着写一写古典诗歌,并且把这些手法应用其中,来体味古典诗歌的魅力。举一反三,这些手法我们也可以运用到具体的写作之中,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词人

7、周邦彦的《苏幕遮》,大家把课本翻到第50页.先请大家一起诵读一下这首词..(生读)问题一大家诵读完这首词,下面请同学来说一说词人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回答)(总结)表达了羁旅愁绪(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故乡遥,何日去).情感的基调是伤感低沉的.因而在语速上要缓慢,低沉,绵长.串讲:大家都知道词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所以词也是非常讲究韵律美的.《苏幕遮》一词押仄韵到底,我们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韵脚和重点词的重读,结合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即气韵,读出作品音乐美和情韵美.下面我们结合刚

8、才的分析,再来读一遍这首词吧.(生读)串讲:很好,大家的这一遍朗读明显比初读好了很多,可见有意识的注重韵脚和情感基调对诗歌的朗读会起到指导作用.问题二:作者的情感是需要一些外在的景物来寄托的,所以我们先来看上片,请大家谈谈你对上片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生答)板书:燎香图室内燎沉香,消溽暑沉闷潮湿,湿润的暑气鸟雀呼晴图过渡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欢快拟人的手法风荷图室外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欣喜动态美,力度美注意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